池縣。
作為臨近冀南根據地中心的澤縣,鬼子在這里駐扎了一個滿編大隊,加上一個騎兵大隊,鬼子總兵力多達一千五百多人。
如果不是兵力不足,加上池縣沒有重要交通線通過,怕是鬼子得在這里駐扎一個聯隊都不放心。
此時,一份鬼子發行的報紙出現在了大街小巷。
街道上的老百姓看著墻上的報紙,以及模糊的照片,紛紛露出不屑的表情。
池縣也張貼過新華報。
老百姓的當時也看的熱鬧。
“小鬼子這報紙,也好意思貼出來?”
如今鬼子的照片和當時八路軍的一對比,差距之大,讓老百姓嫌棄不已。
一來,報紙質量差距確實太大。
其次,池縣的老百姓早就對鬼子恨之入骨了,哪怕是安安穩穩過日子,不關心國家大事的老百姓,也恨死小鬼子了。
五月份以來,八路根據地糧食價格,雖然也漲了不少,但始終只有鬼子控制區的一半,據說現在糧食價格還在下降。
而且,人家八路軍還每天以一斤一塊錢的五月份價格向市場出售糧食。
只要花點時間排隊,也能買到這種低價糧食,就算不吃,也能賣掉,賺點錢。
八路根據地工作活計也比較好找,要吃肯吃苦,在建筑隊里干活,一個人就能養活一家人。
哪里像鬼子這里,活兒不好找,糧食還死貴,不少人都活不下去了,隔三差五就有人離開。
如果不是沒辦法離開,他們早就走了。
“運糧隊被襲擊了?”
但當聽到報紙里面的內容,看到照片,老百姓心里異常復雜。
運糧隊被襲擊,糧食不得又漲價?
池縣,這個日本人控制區的糧食,很大一部份可是靠八路軍那邊流通過來的。
鬼子就真不給人活路了?
非得把人逼死?
···
和老百姓不同。
冀南根據地的一些漢奸地主,可就是歡天喜地,鑼鼓齊鳴了。
<divclass="contentadv">賈府。
賈老太爺兩條老寒腿再次倒騰的飛快,一張皺紋遍布溝壑崎嶇的老臉上,泛著得意洋洋的笑容。
“哈哈··”
“終究是日本人技高一籌啊。”
“直接襲擊八路軍糧食運輸隊,直接切斷了八路軍的糧食來源,這回,我看他們能撐多久?”
“該讓市場決定糧食價格了。”
賈老太爺想到了最近認識的幾個詞語——市場經濟。
“老爺·”
管家看著手里的報紙,感覺有些不對勁:
“日本人能一次摧毀八路軍三千噸糧食?”
“這··”
雖然有報紙,也有照片,但鬼子的照片質量實在是不敢恭維,模糊的就像用筆畫出來的,和八路軍的報紙一對比,很難讓人相信。
而且一個運輸隊能運輸三千噸糧食?
管家可不信。
他也是組織過糧食運輸的人,知道三千噸糧食,用騾馬運輸,是幾乎不可能的。
“沒聽到日本人說么?”
賈老爺倒是對日本人非常信任:
“他們動用了飛機。”
“我找人打聽過了,那天公路上,確實發生了戰斗,出現了鬼子飛機。”
“這··”
管家遲疑了。
“報紙上還說了,日本人馬上要轟炸八路軍的橋梁了。”
“土八路拿什么對付日本人飛機?”
賈老頭語氣得意洋洋,與有榮焉。
華北方面軍參謀長被人公開通緝后干掉,多田駿氣不過,看到八路軍目前未裝備防空武器,于是也公開宣稱,要轟炸枝子山大橋等重要交通要道,試圖找回場子。
“有道理!”
管家點了點頭,順便拍了個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