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目標保定機場,全速自由炮擊!(四)
“利害!”
手拿有高縣鬼子大隊參謀官簽名的合同,劉順真心稱贊。
在高縣擔任一年多游擊隊隊長,發展出五百百人的龐大游擊隊隊伍,建立幾十個有深厚群眾基礎的根據地,把楔子釘在鬼子眼皮子底下。
千大云還敢和鬼子軍官直接見面。
說明自始至終,鬼子都沒有掌握千大云的長相。
這可不容易。
“多虧了上級的支援。”
千大云搖了搖頭。
來高縣一年多沒暴露在鬼子視野下,大部分是因為游擊隊實力很弱,沒能力和鬼子抗衡,一直在不停地轉移轉移。
甚至遇到偽軍,都很少對抗。
本錢不足,沒辦法。
只能盡量保存自己。
而資金充足后,他也改變策略,不再和鬼子直接正面對抗,而是全力滲透發展,側重從情報方面發展壯大。
因為千大云發現,
八路軍中,能打的人多得是,遠的不說,就說那位李云龍李大團長,和他差不多同期,人家干掉的鬼子都一籮筐了。
但八路軍缺少的是情報人才。
而他恰好很擅長和人打交道,長袖善舞。
在和上級商議后,千大云最終決定向情報方面發展,至于和鬼子正面沖突,在根據地露面等,交給高縣游擊隊的副隊長。
···
“上級支援。”
劉順自言自語了一聲。
雖然團長搞來了很多先進武器彈藥,數量龐大,步槍手槍,機槍大炮,甚至飛機卡車都有,子彈千萬,步槍數萬支,機槍上千挺。
但放到全軍層面,這批武器真的不多。
真正武器裝備比鬼子好的部隊,也就太岳根據地的十個主力團。
其他根據地,即便是裝備最好的太行根據地,一部分精銳主力團,也只有鬼子的火力的五分之四多一點,其余的甚至只有鬼子的一半不到。
畢竟才半年。
而且獲得武器支援后,和鬼子的戰斗大多都是硬仗,武器裝備損耗也非常嚴重。
高縣根據地,距離太岳根據地太遠,獲得支援只能是一些銀元,估摸著,連駁殼槍都不會有。
但作為從最困難時期走過來的老兵,劉順親眼見證了部隊的崛起。
到如今,劉順心里有一個概念。
對于基層游擊隊而言,銀元,遠比一些武器彈藥更有效。
說到底,戰爭的本質之一,是經濟斗爭。
基層游擊隊有老百姓支持,有充足資金的情況下,只要指揮官不蠢,幾乎不可能被徹底消滅。
···
同日。
“今天他們出售了多少高粱?”
澤縣。
大地主賈老頭家中,賈大地主語氣焦躁的詢問。
“一千噸。”
管家回答。
“還是一千噸?”
賈老頭語氣愈發焦躁。
四天了。
從八路軍公路被日本人轟炸已經過去四天了。
結果土八路每天賣出來的糧食,還是一千噸。雖然是高粱,但即便他們一行人死命收購,冀南地區的糧食價格依舊在緩慢下跌。
至今天,
即便在八路軍不再向市場投入的情況下,進口的,帶完整包裝的大米、白面,市場價格都已經下降到三塊錢一斤。
散裝高粱,甚至只有一塊一毛錢一斤了。
要知道,他們是用一塊五收購高粱的。
“他們到底有多少高粱?”
賈老頭來來回回踱步,緩解內心焦躁,先是自言自語的反問,隨后看向管家:
“你確定,最近沒有運糧隊從公路上通過?”
能掌控這么大的家業,賈老頭不是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