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一號。
百團大戰開始的第一天。
清晨。
北評,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還有三個月。”
看著眼前的參謀連夜趕工出來的預期分析報告,多田駿松了一口氣。
雖然八路軍裝備了大量防空機槍,還偷襲保定機場,摧毀了大量航空燃油和航空彈藥,導致轟炸計劃嚴重受挫。
但這點損失,蝗軍承受的起。
不就是一些飛機和物資的損失么?
帝國的工業能力雖然不如英美,但也不是受外援支持的土八路能比擬的。
帝國損失的起。
隨著帝國工業機器的逐漸加速運轉,如今局勢依舊在漸漸好轉,逐步走入正軌,一船船新兵,一船船物資源源不斷的進入民國。
三個月之后,
也就是十一月二十號,
國內支援的兵力,物資就能全部到位。
到時候,他能派出三個滿編師團,兩個炮兵旅團,兩個裝甲聯隊,兩個航空旅團等,等合計十二萬蝗軍進攻太岳山區,一舉摧毀八路軍太岳根據地,并且徹底占領。
到時候,無論支援土八路的勢力是誰,
技術有多么先進。
面對帝國絕對優勢的兵力,都是螳臂當車。
“既然只敢躲在背后,就說明不足為懼。”
多田駿對他的猜測充滿信心。
雖然不知道,為何土八路獲得的武器裝備如此先進,制造工藝遠超帝國。
但既然土八路背后的支持者,只敢悄悄躲在背后,必然是應該不敢公開露面的陰謀者,而任何陰謀,都敵不過絕對的實力。
害怕帝國?
害怕世界其他強國?
多田駿不知道原因,也猜不到。
但這也是他,以及參謀部,還有鬼子大本營判斷,支援土八路勢力對帝國戰略沒有最終影響的關鍵。
“懸賞帝國軍官?”
“哼。”
多田駿冷哼了一聲。
···
“冀南地區,土八路還在向市場投入糧食!”
“每天投入市場的銀元,也絲毫沒有減少。”
與此同時。
石門。
鬼子負責對華北地區經濟戰的負責人,鈴木蕃二眉頭深深皺起。
他感覺到了事情的不對勁。
八路軍還有糧食可以解釋。
雖然不知道,支援八路軍的勢力,到底是如何將如此龐大數量的糧食,多達數十萬噸糧食,運輸到距離海岸線千公里距離的太岳山區。
但對世界上來說,
這點糧食不算什么!
區區幾十萬噸而已,
帝國在東南亞獲得的糧食,每年就高達百萬噸。
全面開戰后,帝國從民國獲得的糧食,每年也有數百萬噸。
帝國每年都要消耗千萬噸糧食。
世界經濟最強大,工業最強大的國家美利堅,也是世界上農業最強大的國家,其每年能生產過億噸糧食。
區區幾十萬噸,
對世界來說,是毛毛雨。
但銀元不同。
八路軍拿出來的銀元,是九成五分足銀。
一塊銀元,含銀二十二點六克。
從五月份開始,冀南地區的八路軍每天向市場投放最低十五萬枚現銀,最高的時候。甚至是三十萬每天,都是九成五分的足銀銀元。
至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