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二團占領沙凹據點后,和新一團,三十八團駐守,面對鬼子四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的進攻,雖然堅守一周時間,但損失也非常大。”
“人員傷亡倒是不多。”
“尤其是武器裝備,七天的戰斗,基本上報銷了兩個團的裝備。”
戰斗中,損耗的不僅僅是彈藥,還有武器。
雖然備用零件多,但遺失,或者被火炮徹底破壞,也是無法修復的。
而野戰,這種情況經常發生。
“我們的實力,比起鬼子終究還差得遠。”
“正面野戰,別說華北方面軍,就連第一軍也打不過。”
老總繼續說道。
以如今的八路軍實力,借助地形,借助充足的民兵,借助補給優勢,別說第一軍,就算是鬼子十一軍過來,也能擋住。
但平原野戰,
或者長期消耗戰。
就嚴重不足了。
“我贊同。”
“我們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
副總參說道:
“尤其是需要我們自己生產的裝備。”
“據說··”
說道這里,師長展開了對未來的暢想:
“據李云龍說,這次計劃如果成功,我們兵工廠生產的武器裝備,能達到他背后那位老板支援的武器裝備工藝水準。”
“這是真的么?”
雖然有報紙印刷機器的證據在眼前,但師長依舊難以置信。
李云龍弄來的武器裝備,制造工藝有多強,師長他們這群有足夠眼界的人,最能清晰感受到。
別說小鬼子。
就算是美國人,甚至德國人,英國人制造出來的武器,也遠遠不如。
如果己方能掌握如此制造工藝。
那豈不是直接站在世界最先進?
每次想到這里,師長都感覺難以置信。
“那兩臺印刷機你又不是沒看到。”
副總參笑呵呵的說道:
“其他我不知道,但那個操作屏幕,還有那臺管理電子計算機,起碼先進世界二十年。”
九十年的印刷機,已經有了電子計算機,雖然相對性能差,但放在這個距離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出世還有六年的時代。
妥妥的天頂星黑科技。
“那就開始吧。”
老總看向副總參。
師長也看向副總參。
建設兵工廠,不僅僅需要設備,
隨著冀南根據地經濟站穩腳跟,機器設備問題已經不大,不僅僅那位美利堅商人,喬治·高爾文,還有其他商人也前來淘金。
只要根據地繼續保持,白銀和世界市場的差價,就能踴躍吸引過來。
設備完全不是問題。
還需要人才。
而人才,雖然有潛伏在各地的地下黨,搜集,但效率太低。
還需要根據地主動吸引。
“我馬上安排,新華報發布招募信息。”
副總參說道。
公開擊斃宮野道一后,新華報的名氣已經徹底打出來,運輸機也解決了運輸問題,能及時鋪滿全國各地。
沒有什么,比用新華報招募人才更好的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