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兩天,十五次訓練,就已經能夠較精確的命中目標了!”
團部內,趙剛語氣興奮:
“即便在惡劣大風條件下,兩千米高空投彈,偏差也不會太遠。”
“預計再訓練一段時間,就能達到執行任務的標準。”
“那··”
李云龍看向趙剛,語氣期待。
“我已經將新聞稿發給上級了。”
趙剛點頭說道:
“預計,明天,新一期的新華報,就能開始刊印。”
“好!”
李云龍大喜。
···
與此同時。
“目前局勢如何?”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內,渡邊參謀長走進參謀室。
現在已經是九月末梢。
八路軍發起的百團大戰,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
這一個多月時間,華北方面軍蝗軍其實兵力損失不大,不計算皇協軍,總計傷亡也不到三萬人,其中玉碎和失蹤大概九千多人,不到一萬。
對比土八路的兵力和攻勢來說,真不大。
這些傷亡主要集中在太岳和太行地區。
以目前華北方面軍的預備兵員,能及時補充回來。
但蝗軍在整體局勢上,是節節敗退,大量地盤被土八路占領,大量交通線和重要運輸節點被破壞,華北地區徹底陷入癱瘓。
帝國財產和物資損失慘重。
“正太線周邊已經肅清,由七個聯隊組成的鐵道巡邏隊開始沿線巡邏,鐵道大隊對鐵路的修復工作已經開始。”
“預計。”
<divclass="contentadv">“在物資充足的情況下,一個月就能修復完畢。”
“物資充足。”
渡邊參謀長沉默不語。
帝國就沒有物資充足的時候。
開戰之初,都不行,更別說現在了。
畢竟工業能力底子擺在這里,大頭又需要供應海軍,陸軍分到的其實很少。
陸軍一直需要的坦克,都不能充足供應,枝子山八路軍展露反坦克武器后,新式坦克就提上日程,但一直沒有足夠資源。
這次帝國本土大本營內,關于是否南下之爭,本質上是海陸兩軍關于帝國未來戰略話語權的爭奪,也是關于物資的爭奪。
何況,現在同蒲線,正太線,平漢線,等幾千公里的鐵路遭到襲擊破壞,對鐵軌等物資需求量極大。
物資充足一個月。
估摸著,最少也得三個月才能維修好。
“我知道了!”
渡邊參謀長揮了揮手,語氣有些無力。
資源啊!
資源!
帝國最缺少的,其實就是資源。
這場戰場最需要的也就是資源。
但問題是,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帝國缺乏資源的問題。
“讓松崎直人過來一趟。”
回到自己辦公室,渡邊參謀長叫來了北評機關科科長,松崎直人大佐。
···
“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