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帝國蝗軍的勇士,是不懼困難的,是勇于挑戰的。
···
“所謂跳頻。”
“指的是,用偽隨機碼序列進行頻移鍵控,使載波頻率不斷跳變而擴展頻譜的一種方法。”
楊村。
罕見的,老總,師長,參謀長,旅長,旅部師部參謀等等,華北根據地高層幾乎齊聚一堂,一起聽一位電子專家的教課。
來自系統的專家。
而在旅長后面,還有李云龍和趙剛。
專家話音落下,眾人齊齊傻眼。
每個字都聽得懂。
但加在一起,就聽不明白了。
“看來,今后得加強學習了。”
師長感慨一聲。
“對,任何時候,文化教育都不能少。”
“不僅僅是普通戰士指戰員,我們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也不能落下。”
老總說道。
“技術日新月異,學無止境啊!”
副總參同樣感慨。
電訊技術,其實他們大多都懂一些,總部去年組織過電臺培訓班,從全軍挑選一些好苗子,培訓電臺技術,他們都去聽過。
那時候,他們還用了一周時間,就大概學會了電臺的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但現在··
專家教授講的知識,他們聽不懂。
手里的資料冊,其實昨晚就發下來了,但他們同樣看不懂。
“任何通訊,發信和接收必須處于同一頻道內,才能完成通訊。”
“簡單的解釋。”
“跳頻,就是改變通訊頻道。”
<divclass="contentadv">專家繼續說道:
“通訊干擾的主要方法,就是針對某一頻道,或者某一范圍頻譜進行干擾。”
“跳頻,是解決和預防干擾的最佳辦法。”
“只要跳頻速度夠快,跳頻預設頻譜夠快,理論上,可以規避絕大部分通訊干擾和監聽。”
“因為技術限制,初代通訊設備預設五百個頻道,可以實現快速人工跳頻,但存在對頻困難,影響通訊效率和質量的問題。”
“定位和干擾其實不難。”
“初代導航信標也是一樣。”
“相較于步話機,因為不需要持續通訊,所以在預設一百個頻道的情況下,能做到完全隨機的,每四點五秒跳頻一次。”
“而且保持連續開關機,短時間高頻率的信號峰值傳輸,以實現扛干擾,扛監聽定位。”
“所以,二代通訊設備,我們進行了大幅度升級。”
“通過集成電路,微芯片實現了快速自動的隨機跳頻功能。”
“不過受限于電路和微芯片的性能,目前跳頻信號跳速不高,只能做到···”
聽到這里。
旅部參謀長下意識的翻開手里的資料冊。
他算是全部參會人員中,對通訊最了解的人,在國外大學留學的時候,他學習的就是電臺通訊專業,導師還是一個國外通訊頂尖專家。
跳頻!
國外很早就有相關理論。
也確實是對信號干擾和監聽最有效的方式。
很簡單的類比解釋,就是敵人埋伏的時候,換一條行軍路線,只要道路足夠多,只要轉移迅速,就不可能被敵人埋伏。
但自動跳頻,這是連想都沒想到的事情。
誰來控制自動跳頻?
如何重新對頻?
要知道,和行軍不同,頻道的目的是承載通訊信息,所以發信機和接收機都必須處于同一頻道。
和每跳一次,就必須重新連接一次。
期間,如何保證,通訊的不間斷?
導航信號還能理解,畢竟導航可以有延遲,但通話延遲,在戰場上,十分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