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脈。
航空研究所。
“這是襟翼,打開之后,可以提高飛機的升力··”
黎士明正指著一架運五,教導一群學生飛機的基本知識。
黎士明很年輕。
今年只有二十八歲。
作為一個在國外大學畢業的航空專業大學生,又在部隊中服役三年之久,這個年紀可以說非常年輕了。
五月份,獨立團獲得運五,
一同到來的,還有一批航空技術專家,負責教導獨立團掌握運五的駕駛和維修,以及,學習運五的全套技術體系。
是的,
獨立團獲得的運五,不僅僅有飛機,零件,還有運五相關的全套航空技術。
一個鬼子軍官走了進來:
“二號消息。”
如此一來,
可以極大的解決,目前根據地人才培養體系缺乏的問題。
不能暴露。
石門。
“二號消息?!”
目前的計劃,是以幾個研究院為基礎,組建大學,深度培養人才。
這完全是一套,目前列強都沒有接觸的科技。
“先進當前世界五到八年的活塞發動機,雷達和火箭技術,包括實際制造工藝?”
所以,研究所的人,嚴格選拔,高度保密,培養人才也束手束腳。
“報告。”
“好東西啊。”
“黎士明。”
此時,一個總部參謀走了過來叫住了黎士明,傳達了一個總部的命令。
黎士明接到命令,當即收拾好東西,一同啟程。
但每月八路軍只能獲得一個團的裝備,就是二號傳遞出來的。
十五年前,就進入陽泉潛伏,一年前加入八路,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深入到土八路太行根據地后勤處,雖然位置不高,無法接觸到核心機密消息。
但這已經是四個月之前的事情了。
機關科科長松崎直人辦公室。
是蝗軍潛伏進入土八路根據地的一個核心間諜。
研究所的東西,太先進。
運五還好。
根據那些老師的話,未來人類探索太空,也要靠火箭技術。
尤其是那一套,配備地形回避跟蹤雷達的,可以實現地面五十米高度,全速飛行的自動駕駛系統,簡直是難以想象的黑科技。
在獨立團的培訓班,他學習過火箭的技術,如今國外的火箭彈,就是這種技術的最低級應用。
沉寂這么久,終于有好消息了么?
包括雷達,發動機等等。
經過大半年的專家手把手培訓教導,黎士明已經學有所成。
不過,
至于后續細化,建設單獨的研究所和研究院,目前根據地還沒有那個人力,只能慢慢來。
運六的發動機,甚至直接先進世界三十年。
總部當機立斷,在人材急缺的情況下,抽調黎士明等,合計七十多名優秀航空人才,前往獨立團培訓學習。
···
與此同時。
歸隊回到太行根據地后,總部以這一批人為基礎,搭建了航空研究所的架子,負責全面研究和整理目前的航空技術和資料,以及培訓航空人才。
松崎直人壓制不住的狂喜,直接站了起來。
“去后勤處,活塞發動機,整理雷達和火箭資料?”
比如土八路物資是怎么來的。
“火箭?”
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