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9年八月,民國派遣軍司令部集團會議后,卑職已經有一半年未見將軍。”
他預感到,因為技術的差距,會導致蝗軍空襲的失敗,但沒想到,技術帶來的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第一軍目前的情況,非常糟糕。”
在石原莞爾過來之前,崗村寧次接通了筱冢義男的電話。
七對二,
短短十分鐘,不僅僅角逐出勝利,甚至蝗軍僅僅一架飛機逃回來。
“獨立團,以及其所屬的三八六旅,就駐扎在太岳根據地,我第一軍防御壓力十分巨大。”
崗村寧次語氣和煦,宛如拉家常:
“嗨。”
根據近期和八路軍的交手經驗,尤其是和太岳根據地駐扎的八路軍作戰的傷亡統計數據,一般蝗軍的傷亡數字中,玉碎占一半,余下一半輕傷,一半重傷。
這個比例是不對勁的。
玉碎比例太高了。
崗村之前還為這個比例奇怪過。
近期的戰斗,八路軍是進攻方,蝗軍是防守方,主要戰場也都是蝗軍的控制區域內,而且蝗軍援軍能很快抵達。
出現一半左右的玉碎比例,實屬不應該。
傷亡比一比一,其中輕傷僅僅百分之二十五,別說是防御戰,就算是進攻,甚至敗退的部隊,也不應該是這種傷亡比例。
諾門坎戰斗中,面對北方那頭熊的強大裝甲部隊和航空部隊,帝國蝗軍的傷亡比例,也沒有達到如此恐怖。
但經過參謀部的詳細調查,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比例,雖然很不正常,但真實性不存在任何問題。
崗村原本歸咎于武器裝備的差距,
但在詳細調查后,是一個讓崗村不知道如何評價的原因——八路軍,尤其是太岳根據地的三八六旅,在和蝗軍的戰斗中,
極其殘忍!
面對蝗軍,往往直接下殺手,毫不留情。
但這份殘忍,僅僅對蝗軍!
“是的,每周一個大隊的傷亡。”
筱冢義男重復強調:
“目前第一軍兵力已經嚴重不足。”
“防守壓力很大。”
“另外。”
<divclass="contentadv">筱冢義男知道崗村寧次的目的:
“太岳,呂蒙等山區的八路軍,近期在有計劃的,以實戰訓練新編部隊,甚至,將所謂的民兵預備隊拉出來參加戰斗。”
“訓練新兵。”
崗村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
雖然實戰是最好的新兵訓練,但即便是低烈度實戰,對于新兵來說,也會有不小的傷亡。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軍事訓練后,再去低烈度戰場實戰模擬,這個時間,不能太短,最好是半年左右。
帝國新兵軍事訓練,就是半年。
太岳根據地是土八路相對穩定的根據地。
有足夠的人力和空間,空間訓練。
而根據崗村寧次知道的,太岳根據地五月份才開始大規模訓練民兵部隊,到如今雖然有大半年之久,但因為大部分不是脫產訓練原因。
實際訓練時間,只相當于三個月。
即便挑選其中精英部隊,參加實戰,現在也不是最好的時候。
國際上的共識,新兵訓練時間最好是一年,帝國只訓練半年時間,是因為擴軍需求巨大,前線兵員嚴重不足等問題。
八路軍不可能不懂。
這個時候,開始新兵實戰訓練,想必是為了接下來的戰爭。
“雖然步槍等武器,數量依舊不多,而且質量較差,種類繁雜。”
筱冢義男繼續說道:
“但機槍數量不少。”
如今獨立團先進技術裝備數量并不多,占據的編制也不多。
在每個班配備兩挺捷克式的辦法下,獨立團五千人,每月可以最多拿到一千挺捷克式,加上零件充足,損壞可以及時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