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長再次一攤手,但嘴角的笑容,已經壓制不住了。
“獨立團那邊?”
師長問道。
根據李云龍透露的消息。
鬼子造成的,獨立團助手的,非軍事損失,比如民用廠,鋼鐵廠這些,
要戰斗結束后,才能統一補償。
但如果是獨立團的軍事任務損失,看守的直接軍事目標,軍工廠這類目標,會以最快的速度技術補償。
“李云龍剛剛來電。”
“補償已經到位,甚至設備,都已經抵達楊村倉庫了。”
“幫助的技術人員也抵達了。”
旅長終于是笑了出來,笑的猖獗,笑的得意洋洋:
“具體清單我就不說了,這個補償的兵工廠,設計日產子彈一百萬發,步槍沖鋒槍六百支。”
“好。”
總部的中人們忍不住齊齊叫好。
目前根據地最頭疼的是什么?
不是火炮不足。
其實部隊目前火炮足夠了,反而是合格的炮手,數量不夠,近五百門120迫擊炮,超過百門75反坦克火炮,就需要六百多組精銳炮組。
也不是高科技武器數量不夠。
十幾部大型雷達,一百五十架運五,二十架運六,十架運七,三十架殲一,四百多輛被命名為太行卡車的重型越野卡車。
這些高科技技術裝備,已經將根據地的精銳人才一掃而空。
甚至還嚴重不夠。
為此,總部不得不啟動大規模人才培訓計劃,組建了太行軍事學院,從全軍甚至邊區抽調了近萬人才,開始培訓部隊自己的科技武器人才。
只是,這些人才需要培訓時間很長。
最少要五個月,最長的飛行員,甚至需要十八個月,才能進入部隊服役。
沒辦法,
除了運五外,其余的飛機,都是一身高科技,對操作人員要求很高。
所以,高科技武器也不急需。
反而急需的是步槍,子彈。
因為人力都轉移到高科技武器上,獨立團那邊,如今每個月只能拿出來兩千支步槍。
而目前,僅僅是太行根據地,就有十八萬主力部隊,太岳根據地,也有十萬主力部隊,五臺山,邊區等,還有十五萬。
呂梁山等等其他根據地,也有三十多萬。
每個月兩千支步槍,哪里夠?
完全不夠。
但也沒有其他補充給渠道,在和日本人戰斗中,繳獲的甚至還不如戰斗中損失的。
如今,隨著這個兵工廠的到來,部隊終于可以擺脫步槍和子彈不足的情況了。
雖然無法滿足全軍。
每天六百支,一年就是二十二萬支,子彈每天一百萬發子彈,每月就是三千萬發,一年就是三億六千萬多發。
夠用了。
尤其是子彈。
“還不止。”
旅長說道這里,停頓了一下,叫來了身后的警衛員。
“警衛員,把新槍拿出來。”
隨著旅長的警衛員進來,他手里拿著一桿步槍。
赫然是——經典步槍,八一自動步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