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華北方面軍全部集中進攻根據地,根據地也可以拒敵于根據地之外。
他認為,蝗軍就不就應該發起這種毫無意義的進攻。
從經濟上大肆搜刮,獲得足夠的資金和利益,然后發展壯大帝國。
但作為第一軍機動聯隊,吉野聯隊曾經多次和土八路交手。
得益于甲級師團的身份,吉野聯隊被編入主力預備隊師團,準備在關鍵時刻,投入戰場,從而決定戰爭的勝負。
水井鎮。
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設成功的。
只是,此時看著眼前被摧毀的鐵路線,吉野大佐突然嘆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高層是怎么想的。
但是···
眼前的景象,說明事情好像和他預期的有些不同。
誠然。
帝國是可以輕松集結三十多萬主力部隊,向土八路根據地發起全面進攻。
畢竟,單單關內的帝國主力軍,就高達一百萬之巨,更別說,還有六十多萬關東軍,區區三十萬,只占帝國在民國總共兵力的五分之一。
但即便三十萬兵力,單單就論兵力來說,依舊不如土八路的規模。
根據已知情報,雖然不清楚土八路主力部隊有多少,但絕對超過五十萬規模,而且還有超過七位數的預備隊民兵可以隨時補充損失。
三十萬蝗軍,僅僅能在炮火上占據優勢。
土八路確實在基礎裝備上嚴重不足,三十萬大軍規模的戰斗,少數先進裝備帶來的影響不大,推演下去,蝗軍勝利的概率很大。
但恐怕最后也拿不下土八路的根據地。
甚至可能慘敗。
因為,一旦三十萬主力部隊發起進攻,蝗軍就抽不出多少力量來保護后勤路線了。
從海岸線港口,至華北地區土八路的根據地,之間就近千公里的運輸補給路線。
在廣袤農村,有龐大游擊隊,還能夜間少量運輸物資和兵力的八路軍,可以輕易發起對運輸路線的襲擊。
三十萬大軍又如何?
沒了后勤補給,不過是沒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帝國能贏么?”
一瞬間,吉野大佐心里閃過一絲悲涼。
帝國連區區一個華北地區盤踞的土八路都搞不定,被拖入僵局,三十多萬大軍被限制,每年耗費數億軍軍費,海量物資也只能維持現狀。
是的。
不能否認帝國最近,最近半年,從華北地區,獲得了數億美元的利潤。
但代價呢?
或許沒人注意到代價。
但他知道。
從八月,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開始,不計算這次進攻掃蕩的傷亡,第一軍超過兩萬五千蝗軍傷亡,其中玉碎失蹤者,達到了一萬。
也就是說,幾乎每天,都有超過五十名蝗軍玉碎和失蹤。
而這,僅僅是第一軍,總兵力只有九萬多人的第一軍,僅僅和太岳根據地,呂梁地區的土八路,太行一部分土八路交手的土八路。
而且沒有發生大規模戰斗。
大部分戰斗,都限制在大隊規模。
他估測。
如果算上冀南地區,以及整個太行根據地,五臺山根據地,恐怕傷亡數字,會達到七萬五千人,玉碎和失蹤超過兩萬五千蝗軍。
玉碎和失蹤超過兩萬五千。
換取幾億美元。
他不知道劃不劃算。
但他知道,這筆交換,帝國持續不了多久的。
帝國只有七千萬國民,可征用的最大兵力,只有七百萬。
而隨著八路軍根據地實力越來越強,部隊規模越來越大,精銳部隊越來越多,蝗軍可能收獲的資金越來越多,但損失的部隊也會越來越多。
<divclass="contentadv">據他從方面軍參謀部打聽到的消息,至今為止,持續三十七天的掃蕩,華北方面軍傷亡兩萬余,其中玉碎近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