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一周。”
石門。
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作戰參謀正在向崗村寧次匯報本周傷亡:
“我軍傷亡一萬人,其中玉碎三千五百人。”
頓時,原本專心看書的崗村寧次,手里的書本掉在了地上,表情目瞪口呆。
一周時間,傷亡一萬人。
按照這個速度,一個月不得傷亡四萬多人?
一周傷亡三千五百人,
一個月不得玉碎一萬四千人?
大本營給他的補充,也沒有這個規模啊!
六月份,本土計劃給他補充的新兵,只有四萬人,而且雖然國內組織了大規模動員,但過于急迫,這些新兵都嚴重缺乏訓練。
比八路軍的民兵訓練水平,都遠不如。
投入戰場,直面土八路的坦克進攻,必然會造成更大的傷亡,必須得經過訓練才能投入戰場。
“物資補給呢?”
深吸一口氣,崗村寧次繼續問道。
傷亡巨大,他早有預計。
只是沒想到,居然如此巨大。
但再龐大的傷亡,也改變不了大本營的計劃,改變不了本土的決定——命令不會改變,華北方面軍依舊是源源不斷的和土八路戰斗。
“很充足。”
參謀回答:
“倉庫充盈,彈藥和糧食,燃油庫存,都處于最巔峰水平。”
“刺雷也新運輸來五千支。”
“五千支!”
崗村寧次點了點頭。
新武器,雖然不好用,但至少比炸藥包好用不少。
“摧毀多少輛敵人坦克?”
崗村寧次最后問道。
好消息,當然要放在最后詢問。
“三十五輛!”
參謀立刻回答:
“因為是敵人發起進攻,且幾乎沒有陣地丟失,所以我們繳獲了所有摧毀的敵坦克。”
“合計,三十五輛殘骸。”
“三十五輛!”
崗村寧次眉頭皺起、
這個數字,
很多!
一周就是三十五輛,幾乎每天都摧毀了五輛敵人坦克,是大勝。
但蝗軍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三千五百人玉碎。
換算起來,依舊是一百人摧毀一輛。
和上個月一樣。
雖然蝗軍的反坦克戰術逐漸成熟,還有了刺雷這樣更好的反坦克武器,但敵人坦克步兵配合戰術也在逐漸熟練。
共同提升的情況下,雙方依舊保持了同樣的損失。
而問題是。
蝗軍補充一百人,會越來越困難,
但土八路補充一輛坦克,似乎越來越簡單。
四月,五月,六月,快三個月的戰斗打下來,崗村寧次感受到了八路軍進攻的節奏,他們雖然不吝嗇坦克損失,一旦見勢不妙,就會留下坦克,保護有生力量。
突出一個豪橫。
也說明了,土八路補充坦克非常容易。
以及。
根據平均每周的坦克損失,就能感知到其坦克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