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李云龍吐出一個數字。
“152?”
“152!”
“152啊!”
最后,旅長依舊帶著難以置信的語氣,重復吐出了這個口徑。
“152啊!”
一瞬間,包括老總在內,所有人都看著這一輛垃圾坦克。
機動性差。
機體失衡。
故障率極高。
裝甲也不如虎王。
是一輛不折不扣的垃圾。
但如果算上這一門巨大的152口徑主炮,那么,都堪比步兵的機動性,超高的故障率,容易傾倒的機體,都不是問題。
大就是美。
多就是好。
鬼子所謂重炮旅團,讓部隊不敢深入集群進攻,擋住部隊前進的就是華北方面軍的三個重炮旅團,五十多門150口徑的火炮。
當這些火炮,是很難移動的,轉移陣地,甚至需要小時的準備工作,六個小時起步,移動也十分困難。
而自家的這種坦克、
是可以隨時機動的。
“什么時候上戰場?”
旅長深吸一口氣。
“下周。”
回答旅長的師部參謀長。
“好。”
說這個話的是老總,聲音洪亮:
“到時候,我們去觀摩觀摩。”
“一起去。”
師長,旅長齊齊應聲。
152啊!
他們要看一看,152口徑的坦克火炮,有機動性的一門152榴彈炮,鬼子要怎么擋。
···
“觀摩團什么時候出發?”
與此同時。
石門。
崗村寧次問出了這個問題。
前線局勢越發嚴峻,
土八路坦克越來越多,優秀的坦克車組越來越多,一個數據就能說明問題——七月末梢,除了山崎大隊外,其余的蝗軍大隊,基本上都要付出一百二十人玉碎,才能擊毀一輛敵人的坦克。
很顯然,敵人的坦克戰術也進步了,而且比蝗軍的反坦克戰術進步更快。
倒是能理解。
所謂戰術,就是一支部隊對武器裝備,和地形地勢等的利用。
蝗軍能用的武器就這些。
連反坦克火炮都沒有幾門。
更不上很正常。
所以崗村寧次迫不及待的推動觀摩團計劃,在無力改變武器裝備劣勢的情況下,力圖通過戰術進步,降低傷亡。
“下周出發。”
小松參謀長回答。
“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