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傻柱,房子不能蓋,這塊地是公家的
“什么?不讓我干刀工了?”何雨柱問。
“是啊,這天熱了起來,涼菜要的比較多,還是專門一個人負責調涼菜比較好。”
張勇解釋了幾句。
后廚之前也也沒有人專門負責涼菜,都是幾個二灶輪流來做。
抓涼菜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術,只要調味就可以了。
廚房里面的七大工種分別是:水臺、打荷、砧板、爐頭、蒸鍋、點心和燒臘。
調涼菜甚至都不是一個單獨的工種,系統里面的調味并不是指調制涼菜,而是在配菜過程當中對所有菜品調料的掌握程度。
張勇明顯感覺到了何雨柱刀工的進步,現在隱約已經超越了自己。
雖然自己是總廚的族人,可是在后廚里面大家都是憑本事吃飯的。
何雨柱要是再鍛煉一段時間,刀工比自己還要好,到時候自己的臉上也沒有光彩,所以就找到張祖勝,正好夏天馬上來到了就安排何雨柱專門來負責涼菜的調配。
張勇打的旗號是總廚安排的,自己也沒有理由反對。
這些老城磚通體呈青灰色,長48cm、寬24cm、厚13cm,每塊磚約重20公斤,一般為明代所制,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何雨柱眼眼下的生活很規律,下班之后去收一些魚也不著急去賣。
除非有個別的菜用完,再補切一些,大多數時間都是閑著的。
王松一樂:“也是,以后可以隨便吃了。”
“行吧,我負責涼菜。”
這和炒菜一樣,都是有經驗的,而且給的比做刀工還要多。
這是一個不需要太多技術的崗位,涼菜的制作再好也就那樣,學不到什么技術。
“沒事的,師傅,做涼菜我也能學到技術。”
畢竟泰豐樓晚上的客流量還是十分巨大的,生意主要是晚上做。
畢竟做刀工只是一個前期的準備過程,切了10分鐘才能有一點的刀功經驗,一個小時才有一個通用經驗。
這一片地方就空了出來,之前何大清只是蓋了一個窩棚,底下是個柴火灶臺。
王松苦著臉,其實到了下午五六點鐘的時候,一天需要的菜早已經切好了。
“伱傻啊,這不是有不少的肉嗎?”何雨柱指著熟肉說。
“我這耳房不是被炸了嗎?我想重新蓋兩間耳房。”
這下何雨柱也沒有話說了。
何雨柱這樣說,反而更讓洪鶴年感覺到內疚,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認真的把這個徒弟教好。
何雨柱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中院三間屋子,右邊留有一個小門通向后院。
涼菜當然不能只有素菜了,煮好了牛肉、驢肉、豬頭肉等各種鹵菜內臟都碼放得整整齊齊。
要是人口眾多還罷了,可是現在只有何雨柱和妹妹雨水兩個人住,個人居住的面積也是最多的了。
旁邊洪鶴年也明顯的感覺到張勇在針對自己的徒弟,可是這個事情自己也沒法多說什么。
把所有需要的品種都準備完成,到了5點,王松苦著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