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不給現金了,給他打造一些家具,加上酒席的開銷。
要知道一個雙人床就要40多塊錢,一整套家具就要二百多,很多人結婚,開始的時候能有一個柜子就是好的了。
家中的物件都是以后賺錢了,慢慢的添置。
要不然一家少了三五個孩子,多了七八個孩子,父母根本沒有余力給他們置辦太多的物件。
賈東旭拿著價值500塊錢的配方,向易中海邀功。
“師父,你看,我把兄弟真有本事,竟然把傻柱的配方給搞到手了。”
易中海看到后面的罌粟就皺眉:“怎么還有這個大煙殼子?”
“師傅你說這個呀,我特意問他了,這這些鹵菜店都偷偷的用這個,鹵出來的味道最好,特別受歡迎。”
“真的嗎?咱們先在家試試,要是真的,你就在家鹵制,然后出去售賣。”
現在京城里面雖然有眾多的飯莊酒館,鹵肉攤,不過相比于龐大的城城市來說,店鋪還是比較少的。
這就催生了一個古老的行業。
年齡大的朋友或許也曾經見過挑著挑子賣貨的貨郎。
尤其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小時候應該都見過。
在那個時候也主要是售賣各種日用百貨了。
而這個時候售售賣的東西就比較多。
剪頭的,修腳的,磨菜刀的,賣菜的,賣果子的,賣煤的,賣水的,賣糕點的,只要是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東西都有人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吆喝著售賣。
賣鹵肉的也有,還具體的可以分為賣豬頭肉的,賣羊頭肉的,賣驢肉的,賣馬肉,賣狗肉的。
每一個都有專門進貨的網點,多數都是在居民家中有專門從事這個行業的。
賣的最多的就是售賣豬頭肉,也分為城郊兩派,城派絕對會背著紅柜子,切肉如同羊肉一般的紙薄,郊派則是東南西三個方向的郊區,多數為白柜子郊派切的肉專講切塊。
二勇交給他配方的時候,就叮囑他這個是最適合豬豬頭肉也是賣的最多的。
兩人商議后,第2天早上易中海跑去買了一個生的豬頭,還有半掛下水,回來易大媽和秦淮茹忙活起來。
賈東旭則是去買了大批的調料,也通過熟人,搞到幾個罌粟。
下午的時候,就開始了鹵制,沒有一會,陣陣肉香就從廚房里飄出來。
“聞到這味兒就好吃,看來這配方是真的。”
賈東旭之前也有些忐忑,擔心自己被把兄弟給騙了,這下才放心。
幾個人忍不住趁熱喝了吃了一些碎肉,品嘗一下。
“是挺好吃的,不過還沒有傻柱賣的好吃。”易大媽嘗過之后就說。
賈東旭想一想說:“可能是咱們沒有老湯吧,我聽他們說都是用老湯長期熬的,再說咱們的火候掌握的也不好,也沒有經驗。”
“說的也是。”
易中海下班回來之后,幾人就獻寶一樣地匯報了好消息,品嘗后說:
“這個味道也很好了,晚上就在胡同里擺攤賣試試,明天在胡同里溜著賣。”
賈東旭就指望依靠這個鹵豬頭肉賺錢呢,最是上心,天色還沒有暗下來,就擺在了胡同口。
南鑼鼓巷是一條寬8米,南北700多米的胡同。
北接鼓樓東大街,南臨地安門東大街,這兩處街口自然也是人來人往的熱鬧場所。
賈東旭的攤子就擺在地安門大街進入南鑼鼓巷的拐角處,還別說,攤位擺在了路口,慢慢的也就有了生意。
何雨柱在賣過配方之后,過了幾天再次回到四合院。
“柱子,柱子,我跟你說,出大事了。”閆埠貴總能攔下何雨柱,匯報最近的消息。
“怎么了?閆大爺?”何雨柱順手把手中拎了兩條鯉魚遞了過去。
“可了不得,那賈東旭不知道在哪里也搞到了鹵肉配方,鹵出來的肉可香了,天天生意紅火的不得了,都能賣不少的肉呢,就連他娘都吃的胖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