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前門那邊的店鋪,應該也有,具體的數量還要看他們街道的安排。
何雨柱也不耽誤他們的工作,問過之后直接離開,先去了前門那邊。
找到居委會,主任大娘聽了何雨柱的來意,說:“你去找街道的范干部都是他在負責這件事情。”
“范干部?范金友?”何雨柱問。
“是啊,就是他,現在他負責這個事情。”
何雨柱說:“好的,大娘,我這就去找他。”
何雨柱又來到前門的街道,進來后這邊也是烏泱泱的,多數都是在前門開飯店酒莊的掌柜,還有一些擺攤的小老板。
很多人都是今天才知道,要開始限制面粉,大家都是做餐飲行業的,每天需要大量的面粉,如果都做了限制,那以后生意就沒法干。
這里面很多都是熟人,何雨柱過來之后見到了也都打聲招呼,聊了幾句,每個人都十分的煩躁,不知道接下來如何是好。
圍在里面的范金友也不知道從哪里找了一個喇叭,然后站在一張桌子上,開始宣傳了最新的政策。
總的來講,上級當然要保證所有飯店的正常生產經營,每個月都需要核定面粉的數量,然后按實際撥付面粉。
大家伙雖然心中稍有不滿,不過既然上級如此規定了,也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只能接受這個辦法。
很快每個店鋪的定量都公開出來,寫在一張大紅紙上,貼在了顯眼的地方。
師父江振生給了那處房子作為徐慧真的陪嫁,后來就就被改成了早點鋪,出售各種早點,眼下給的定量是每天100斤面粉。
何雨柱看過之后就離開,這100斤已經不少了,雖然比平時賣的數量有些少,不過眼下都困難,以后多賣二和面的窩窩頭就是。
何雨柱取巧,讓人都去買了掛面和大米很快糧店也反應過來了,畢竟原來一天都賣不了20斤掛面,現在一天賣出去二三百斤。
買掛面和買面粉也沒有什么區別。
很快,掛面也被限量出售,和面粉一樣,需要面粉購買證才可以買到。
然后大米和粗糧的銷量劇增,每天都有人排隊搶購,糧店先是限制出售數量,然后政府領導很快就出臺了政策。
把所有的糧食都納入了計劃供應的行列,這下所有吃的粗糧細糧都被限制了買賣。
這時候還沒有限制總的數量,只是先限制大量購買,還要總結經驗,才能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數量。
從最開始限制面粉,到最后限制所有的糧食然后前后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
整個京城全面進入了統購統銷的階段。
何雨柱兩口子都在后面的院子里單獨開火,吃個饅頭都要偷偷摸摸的,免得被人說閑話。
“這日子什么是個頭呀?”徐慧真感慨地說。
“先適應吧,適應之后就習慣了。”
何雨柱心想這才是什么時候,等到了明年就要推行糧票了,那才是徹底地把這這個政策鞏固下來。
這一下子就就是30年的時間,等到了90年代徹底取消糧票,自己都變成五六十歲的小老頭了。
“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難道以后都要這樣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