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嘛,還有懂行的師傅?”何雨柱有些意外。
“他是原來吹瓶子的,這來做技術員也正好。”
田棗解釋幾句,何雨柱才明白,在沒有機器制作瓶子之前,都是手工制作的,用一根管子對著燒熱的沙子水吹,在冷卻的過程中進行調整旋轉做出各式各樣的玻璃器皿。
有了他的加盟,這下制作玻璃瓶原液就沒有技術上的難點。
兩人說了一陣,田棗才問:“你今天來是有什么事情?”
“沒有什么事情,我就是想了解一下看看能不能造出罐頭瓶來。”
“我記得之前計劃不是要造鹽水瓶的嗎?”
所謂的鹽水瓶,就是醫院里掛吊水的瓶子,里面是鹽水,現在鹽水比較少,一般生病都是去打針吃藥,很少有掛水的。
主要就是鹽水比較少,如果只生產鹽水瓶,即使日夜開工,也彌補不上缺口。
這時候其實生產任何產品都是供不應求的,畢竟廠家比較少,人民的需求太多。
何雨柱說:“我有一個新的想法,想和街道商量一下是不是建一個罐頭廠?”
“罐頭廠?”田棗很驚訝,然后就想明白了。
最簡單的一件事情生產出來鹽水瓶還要賣給藥廠,一個瓶子只是一兩分錢,可是如果生產罐頭瓶,街道就可以再組建一個罐頭廠。
生產罐頭不需要資質,只要保證干凈衛生,街道就可以生產。
一瓶罐頭可以賣好幾毛錢,街道上賺的更多,而且還可以增加一些就業人口,解決就業的壓力。
“這是好事呀,咱們趕緊去找李主任。”
田棗就是風風火火的性子根本就呆不住,兩人立刻離開了居委會,然后來到不遠處的街道。
“做罐頭?”
李紅櫻主任聽到甜棗的匯報很是驚訝。
“是啊,剛才柱子和我說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咱們之前就想錯了,不該生產鹽水瓶,生產罐頭瓶多好。”
“是啊,我也沒有想到,現在正是入秋的時候,馬上大量的水果就要下來了,咱們要是今年做一批罐頭肯定會大賣。”
街道上也沒有多少資金,正想著這幾個工廠都投產,賣出產品,這樣街道才能好過一些,有了足夠的資金運作。
何雨柱說:“其實我還有一個更進一步的想法。”
“什么想法?”李主任問。
何雨柱說:“生產罐頭賣到國內賺自己同胞的錢沒有什么意義,現在大家都苦,罐頭屬于奢侈品。”
“是啊,水果下來的時候三五分一斤,貴的時候也就是一毛左右,可要是做成了罐頭,最起碼也要賣五六毛錢以上。”
其實罐頭最主要的成本并不是水果,也不是人工,反而是糖。
自古以來,糖就是一種奢侈品,哪怕現在已經解放了,糖都是很稀缺的,在成本占比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何雨柱提出做罐頭,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在莫斯科的時候就搞到了大批的白砂糖和冰糖。
即使不做罐頭,白砂糖也是硬通貨。
何雨柱說:“今年我不是跑了一趟莫斯科嗎發現他們那邊水果很少,而且特別的昂貴。”
李紅櫻驚喜地問:“你是說咱們做成水果罐頭,然后向北方老大哥出口?”
“是啊,我在那邊認識了一個華僑,是個互助會的會長,絲綢就是通過他銷售出去的,咱們只要把罐頭運到莫斯科,還可以借助他的渠道進行銷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