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爺客氣了,街坊四鄰這么多年,這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牛爺夸了兩句,然后片爺問:“何老板,那女方是什么條件?”
“就是咱們街道糧店馬主任的表妹在城外的機修廠上班,是個焊工,有4個孩子。”
“孩子是有點多,不過對方能有個穩定的工作,也比蔡全無這個糧店的臨時工強。”
倆人也都明白,就憑借蔡全無這個條件,想要找一個合適的對象并不容易。
雖然對方是個寡婦,不過有正式工作,還有技術,條件比他好得多。
三人說了一陣,然后就聊起了別的事情。
過了兩天,何雨柱從雙方那里都拿到了生辰八字,找人給看了日子,這兩個人的婚事就定了起來。
下面的事情就簡單了,兩人又見了一次面,對婚事交換了意見。
蔡全無也沒有什么主意,都是梁拉娣當家做主。
何雨柱也沒有做過媒人,把這個媒人的頭銜讓給了馬主任,連同蔡全無的婚事,都是馬主任來操持。
梁拉娣是再婚,也不想大張旗鼓的過于張揚,什么事情都是簡單的來,蔡全無也沒有意見。
兩個人先去領了結婚證,然后選了一個良辰吉日,一頂轎子就把梁拉娣給娶進門。
操持完蔡全無的婚事,罐頭廠也逐漸地忙活起來。
這天田棗過來招呼開會,問:“眼下生產有什么問題嗎?”
沈廠長說:“沒有問題,就是水果太多,咱們的罐頭生產跟不上。”
去年收購水果的時候,何雨柱就發現了,如果敞開收購,生產根本忙不過來,主要就是罐頭產品不夠。
只是當時這個矛盾并不突出,加上冬冬天的時候又弄來了三條生產線,還以為今年就可以緩解問題。
可是去年有不少地區見到即使是爛果,在地里也有人上門收購,很多當地的領導就組織開山,就加大了種植面積,讓今年整個水果的產能突然增多。
而且,他們這些領導還會打電話過來要求去當地收夠水果,一些心急的人就組織村民用獨輪車直接給送來。
有人說現在還沒有進行公社化,為什么還會有這些領導幫助農民進行生產。
全國統一的公社化是從58年開始的,但是在這之前并不是一家一戶獨立進行生產。
解放后,政府就鼓勵當地的農民建立合作的組織。
村民就自發的或者半自發的結合在一起組成互助小組,互相幫助,共同生產。和未來要形成的村民小組也沒有太多的不同。
眼下就造成了今年的水果,上市特別的多,市場上消化不了,很多都會直接送了過來。
“這么說,水果多,而我們卻生產不出這么多的罐頭。”
“是啊,咱們只有四個生產罐頭的機器,就是日夜不停的生產,也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田棗地點頭,然后問:“柱子,還能再去搞到生產線嗎?”
何雨柱搖搖頭:“搞不到車皮呀!”
開玩笑的事情,上次自己都搶了一輛出租車,只是一時心軟把那個司機放過了,搞得現在都不敢去莫斯科了。
早知道就不留他的一條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