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有想到自己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楊廠長然后問起了一些細節,還有上回李懷德的事情。
何雨柱都說了,自己不會主動告訴別人,不過楊廠長問起,根本不需要為李懷德進行保密。
楊廠長沒有多說什么,就說:“既然你能生產車床,那咱們也合作?”
何雨柱問:“不知道你想怎么合作?”
“我們當然是缺車床,還有其他的機床。”
何雨柱說:“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合作生產。”
居然可以和京城機器廠進行合作生產,當然也可以和軋鋼廠一起合作。
何雨柱眼下就缺中中高級的技工,只有和軋鋼廠合作,才能有足夠的人手。
楊廠長說:“那好,一些比較關鍵的零部件可以交給我們生產,然后你們再組裝。”
軋鋼廠的主要業務還是生產鋼鐵,雖然也有各種機床,但是并不是他們的主要業務。
也沒有興趣生產機床再出售,所以也不需要向何雨柱要那一套圖紙設備。
雙方只要合作生產一些車床,軋鋼廠采購一批就可以了。
何雨柱和楊廠長談好了車床的事情,然后拿出準備的清單來這是要采購原料。
楊廠長簽了字,把清單交給張秘去安排就是了,這都是小事。
何雨柱這下是放心了,有了軋鋼廠穩定的供貨,所需要的鋼鐵等原材料就后顧無憂。
第2天何雨柱就來到街道向李紅櫻做了匯報。
“也就是說我們眼下和重型機械廠,機器廠,軋鋼廠,三個大型的工廠都有合作?”
“是的,其實我們主要生產的都是一些次次要的零件,大批的核心部件還是交給他們生產。”
“這也不錯了,生產車床不是我們的主要目的,畢竟我們實力還是不行,只要我們陸續的有新機床,還是以生產柴油機為主。”
李紅櫻看的清楚,機械廠成立時間還太短,這時候就搞機床生產確實有些好高務遠。
畢竟除了何雨柱,其他的工人只有2級工的實力,根本沒有足夠的工人來生產。
這就是現實,都指望何雨柱自己生產,一臺車床,至少需要7~10天的時間。
也只有和三個大廠進行合作,才能快速地擴大機械廠的生產規模。
“既然這樣,那就要加快廠房的建設了。”
何雨柱點點頭,說:“眼下三天左右就可以有一臺新機床,也就是說一年的時間,我們就可以把機床擴充到100多臺。”
主要生產出來的車床不能夠只供應自己,還要分給他們三家,這個速度已經不慢了。
何雨柱搞定了車床的合作,然后就開始研究別的機床。
這一回有了助手,速度就快了許多,許多工作都可以交給助手去完成,自己只要把握進度就可以。
轉眼間銑床就被研究出來,經過測試,機器廠的牛廠長確認符合原廠的設計,也和車床一樣,進行合作生產。
何雨柱的重心已經放在機械廠這邊,罐頭廠也只是偶爾去看看,不過罐頭的銷售還是何雨柱負責,這個是沒有改變。
轉眼間57年就過去了,機械廠也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機床已經高達150臺,技術工人超過300人,當然其中很多是學徒,不過已經出現擁有中級技工能力的人。
看著58年元月的日歷,何雨柱忍不住嘆了氣,可以說打今年開始,以后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嘆什么氣呢有什么事情嗎?”許小妹拿著文件進來就問。
當然她還是和之前一樣,站在了何雨柱的對立面,并沒有越過辦公桌。
“你過來我就告訴你。”
“才不!”許小妹咬著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