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笑道:“只要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我覺得還是可以很順利就達到3000人的。”
李主任想一想,何雨柱說話一直不喜歡吹牛,有一說一,就說:“那你詳細的解釋一下。”
何雨柱說:“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道道,只要街道不把資金抽回去機械廠賬面上的利潤就可以用用來購買原料,車床是咱們自己生產的只是付出一些工錢,這樣擴充的成本就會很低。”
李主任點點頭,車床現在可都是罕見的設備,現在全國一盤棋都向規模工業上進行靠攏,很多省和市都要求地方建設自己的小工廠。
建廠子第1步就是要有車床,可以生產零件。
或者直接采購零件,這最近找上門,要求訂車床和零件的單位也逐漸的增多。
何雨柱也有了提出建廠3000人第1步計劃的底氣。
眼下工廠只有五六百人,所以李主任剛開始聽到要建成3000人工廠的時候,確實嚇了一跳,相當于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充了5倍。
3000人的工廠,在之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可是街道的產業,最少可以為街道解決2500人的就業問題。
李主任問:“需不需要街道再進行資金上的投入”
何雨柱說:“剛開始確實是需要街道進行資金投入,但是我們之后幾年等生產出來后可以再把錢還給街道。”
反正大部分的利潤都是要上交給街道的,所以何雨柱并不指望這個工廠為自己謀私利。
自己空間中的現金加上物品的價值早已經超過了百萬,這么多錢都不出去。
自己想把機械廠進行擴大,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事業罷了。
現在還年輕,才20多歲,以后的日子還要長著呢,總要有個事情干。
總不能天天無所事事,當個街溜子。
李主任說:“街道上也沒有多少錢呀。”
然后問:“莫斯科那邊就不能再送一批罐頭嗎”
何雨柱反問:“你能弄來車皮這可不光是咱們國內的,還有包括從口岸一直直達莫斯科的車皮。”
李主任搖搖頭開玩笑的事情,他哪有這么大的能力解決莫斯科國內的車皮呀。
“還是談談工廠的規劃問題吧。”
何雨柱可不想再跑一趟莫斯科了,上一回鬧了那么大的事情,也就是現在消息閉塞,這邊都還不知道。
拿出草圖說:“我是這么想的,要把旁邊這一片圈起來,重新興建車間,以后把高爐這一塊,車床生產這一塊,內燃機生產和通通用零件的生產都分開,各自一片車間,做好周圍的配套設施。”
數千人的工廠肯定不能都聚,聚集在一起。
別的不說,光是食堂問題就不可能一次解決。
軋鋼廠上萬人的工廠都有十多個食堂,分散在工廠的各處。
加上辦公區倉庫區,職工宿舍,家屬區,接待區都要做好規劃。
李主任點點頭說:“看來之前你是深思熟慮過的,也好,這個計劃我先拿回去,再找別人商量一下。”
“有所改動也是可以的,我這也都是閉門造車,肯定也有沒有想到的地方。”
兩人談完后,把李主任送走,這個規劃也也不是一步就可以完成的,從現在的五六千人,最起碼要兩年的時間才可以擴充到接近3000人的規模。
畢竟產業工人需要從頭進行培養,車床生產出來了,沒有足夠的操作工也是一堆廢鐵。
把許小妹叫過來,問起培培訓工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