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本身也會俄文,中國和北方之間的關系還是很親密的,還要等到明年的時候才會分道揚鑣。
何雨柱的機械廠已經在大領導面前掛上了號,那些帶過來的資料也都對何雨柱開放。
剛開始何雨柱的改動是細微的,每進行一次調整都會在機器上面進行實驗,確認自己的改動是良好的還是越改越差。
何雨柱很快就完成了對機床的升級改造,在沒有進行大規模改動的情況下,提高了車床的精度,減少了誤差,也讓操作更符合國人的習慣。
佟志把當前所有的實驗完成之后,佟志很是驚訝的說:
“姐夫,你太讓我震驚了,現在其他的單位也只是剛剛完成了本地化的生產,你這直接把機床進行升級,讓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已經可以說是新產品了。”
何雨柱雖然很高興,不過還是謙虛的說:
“你不要給我戴這么高的帽子,我這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動而已。”
佟志搖搖頭,說:“姐夫你太謙虛了,這可以說是眼下最先進的技術應該讓領導過來驗收,由他們進行認證。”
“有必要這么正式嗎”何雨柱問。
在他想來這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而已,應該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的請領導。
“我覺得還是很有必要的,雖然大方向沒有進行改動,不過你這改變的地方還是挺多的,進行了很多的革新,應該可以認定為新一代的車床。”
“也好,我和大領導說一聲,先讓他們派個工作組過來,看一看。”
能不能把這個經過改動的車床認定為新一代產品還需要專業人士的驗證。
佟志和大莊拍了一陣的馬屁,也就回去繼續工作。
呂曉宓站在旁邊從頭聽到尾不過他并不懂具體的技術,所以也分不出是不是真的研發了一款新的車床。
“何你這個是不是新的車床”
何雨柱說:“我是對一些技術上進行了升級改造,至于是不是新的,還要看上級領導怎么判斷。”
何雨柱其實還有些遺憾,第1代真電子管的計算機51年的時候就有了。
只可惜國內還沒有人對計算機進行研究。
即使有也是高度機密,不是何雨柱可以接觸到的。
要是自己另起爐灶搞出計算機來,那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
機床沒有計算機進行精密控制,只是依靠手動來進行調整誤差量有些大,制作出來的產品就不夠精細。
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師父的個人能力,這也是技術工最好的時代。
既然需要讓領導過來檢查,何雨柱就把最后的配置進行定型,稱之為一號機。
然后讓精工車間,再生產配件組裝了多臺車床。
等10臺車床裝配好,又到了何雨柱去給大領導做飯的日子。
到了大領導家問好之后,何雨柱就說:“大領導這些日子我對車床進行了升級,改進了不少的工件,讓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
剛開始的時候,大領導有些心不在焉,可當聽到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之后,大領導愣了一下,然后仔細地打量著何雨柱。
“大領導,你這么看我干嘛”
“你中午沒有喝多”大領導問。
“我今天就一滴酒都沒沾。”
“你沒有說胡話你對車床進行了升級改造,讓精度提高了一個等級”“這種事情我還能胡說八道嗎你派人過去一檢查就可以驗證出來了,我有必要胡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