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何雨柱這般態度,杜維芳毫不猶豫地點頭應道:
“那是自然!你方才究竟在里面干了些啥?快給我如實說來!”
這時,何雨柱突然臉色一沉,語氣生硬地說道:
“那好,既然你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你可別忘了,直到現在我的心頭之火依舊熊熊燃燒著呢!”
杜維芳一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她驚恐地轉過身去,想要拔腿就跑。
然而,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只見何雨柱如同閃電一般迅速出手,一把緊緊地抓住了杜維芳那纖細的手腕,用力一拽,便將她輕而易舉地拉入了自己寬厚的懷中。
緊接著,何雨柱伸出另一只手按住杜維芳的頭部,迫使她緩緩蹲下身子。
“我剛才就是這么做的,現在輪到你了。”何雨柱的聲音低沉而又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不……不要啊,我真的知道錯了,請您放過我吧!”
杜維芳一邊拼命掙扎著,一邊可憐兮兮地哀求道,淚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
“不行!我的火氣到現在還沒有消呢,只有靠你來幫我平息。”
何雨柱絲毫沒有心軟的跡象,態度堅決地說道。
杜維芳只能嗚嗚咽咽地表示反對,但這顯然無法改變何雨柱的決定。
了好一會兒,等到何雨柱心中的怒火終于被徹底疏通后,他這才心滿意足地松開了手,然后隨手拿起放在桌上的文件,認真翻閱起來。
如今的香江,盡管已經矗立起了眾多的工業大廈,但就總體情況來看,其工業生產尚處于初始階段。
可供選擇的范圍相對狹窄,20世紀50年代時,主要的發展區域集中于中環、西環、銅鑼灣以及灣仔等地。
然而在此之前,這些地方大多以商業住宅與居民住宅為主,直到近期才有越來越多的工業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
那些嶄新的工業大廈,其分布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從北角延伸至筲箕灣一帶,以及尖沙咀、旺角、大角咀、青山道、紅堪、深水埗等地,均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何雨柱在規劃選址的時候,最先將對岸的區域排除在外。
畢竟現階段還沒有修建海底隧道,若要前往對岸,只能依靠乘坐渡輪往返,這樣一來一回極為不便。
而且他本人還要居住在灣仔這邊,以便照顧報社的工作,根本無法長期在對岸生活起居。
再說灣仔這個地方,由于這里的建筑多數屬于老舊樓房,通常只有三層或四層高,底層用作商鋪,上層則被設計成住宅。
因此,在這里并沒有新建的工業大廈。如果想要購置工業大廈,距離灣仔較近且比較合適的地點便是銅鑼灣和北角了。
然而,對于銅鑼灣那個地方,他著實提不起絲毫興趣前往。
因為他心里跟明鏡兒似的,那銅鑼灣乃是利家的勢力范圍。
說起這利家,在當下眾多人的認知當中,可能僅僅知曉以超人為代表的那些個香江赫赫有名的大家族。
但實際上呢,如今的李超人方才涉足地產領域不久,尚未能真正嶄露頭角,一飛沖天。
非得待到七八十年代之際,方才能見證他們在香江這片繁華之地呼風喚雨、縱橫捭闔的輝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