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不可,何先生。您能看中這棟別墅是我們的榮幸,而且眼下家族正值難關,待日后局勢穩定下來,我們定會重新為妹妹挑選一棟更為豪華的別墅當作她的嫁妝。”
何雨柱聞言,又嘗試勸說了幾句,但廖烈文始終態度堅決地予以回絕。
無奈之下,何雨柱也只好不再堅持,這件事情也就此作罷。
而在此前的三天時間里,前來銀行取錢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聽到一點風聲就驚慌失措、意志最為薄弱的儲戶。
這些人心驚膽戰地害怕銀行會突然倒閉關門大吉,因此他們的動作可謂是快如閃電。
第4天的時候,依然有零零散散的人前來取錢,但相較于前幾日,人數明顯大幅減少。
一整天下來,僅僅只有約500萬左右的現金被取走。
時間來到了第五天,情況似乎并沒有好轉,僅有區區350萬的現金被取走。
而在隨后的幾天里,每天被取走的現金數量大致穩定在了200萬上下。
盡管前來取錢的人數較之前已大為減少,但整個銀行內部依舊籠罩著一層厚重的陰霾。
因為眾多儲戶們寧可放棄利息帶來的收益,也要將自己手中的存折兌換成實打實的現金。
雖說每日取錢的總額正在逐步降低,但讓人憂心忡忡的是,幾乎沒有人選擇往銀行里存錢。
原本那2000萬的現金儲備,僅支撐了短短八天便再度亮起紅燈、宣告告急!
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何雨柱終于得以騰出精力和資源來應對這場危機。
他迅速調配資金,再次向銀行注入了500萬的現金。
不僅如此,廖家通過多方努力,他還成功地從其他渠道拆借來了一部分現金,最終湊齊整整1000萬。
當這筆巨款被重新投入到銀行后,令人稍感寬慰的是,此時前來取款的人數已經顯著減少,平均一天也就大約百萬左右。
其實早在事情剛發生時,廖寶山就未雨綢繆,第一時間找上了當局的總督府尋求支持與幫助。
面對眼前這令人焦頭爛額的爛攤子,柏立基爵士始終保持著極為審慎的態度,并未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提供幫助。
總督府這種模棱兩可、曖昧不明的態度,猶如一種無聲的信號,使得其他各大銀行紛紛選擇按兵不動、持觀望之態,對于廖家正面臨嚴重擠兌風波的創新銀行更是冷眼旁觀、置若罔聞。
然而,幸運的是,廖創興銀行背后有著一群情比金堅的親朋好友們。他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給予了全方位的鼎力支持與援助。
正是得益于這份深厚情誼帶來的強大力量,廖創興銀行得以艱難地撐過了漫長的半個月時光。
盡管在此期間,源源不斷的普通群眾仍在瘋狂擠兌,但令人欣慰的是,銀行內部依舊留存有充裕的現金儲備來應對這場風暴。
當時間悄然流逝至此刻,廖寶山滿懷信心地再度踏入了那座莊嚴肅穆的總督府。
而這一次,總督府的態度竟然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180度大轉變!
原因無他,只因廖寶山憑借自身不懈的拼搏與奮斗,最終成功扭轉乾坤、化險為夷。
盡管時至今日,仍有部分民眾前往銀行取款,但每日的取款金額已然大幅下降,甚至不足百萬之數。
種種跡象清晰表明,廖創興銀行已然安然無恙地渡過了此次生死攸關的重大危機。
就在當日傍晚時分出版的晚報之上,赫然刊登出了一張引人矚目的照片——廖寶山與柏立基爵士并肩而立、面帶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