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心里想著,自己本來就是搞車床生產的行家,哪有閑工夫聽這人在這里喋喋不休地空談理論。
于是,他二話不說便發動汽車,載著黃芷茹一同朝著米洛·莫雷諾的商行疾馳而去。
到了地方一看,這商行的門臉倒是不算大,不過往里走去,才發現后頭竟藏著一個規模不小的倉庫。
只見那倉庫里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好幾十臺嶄新的車床。
這時,米洛·莫雷諾又發揮出他那能言善辯的特長來,口若懸河地給何雨柱介紹起這些車床的發展歷程以及各自的特點優勢等等。
按照他的說法,像何雨柱以前所生產的那些老式車床,統統都被歸入到了機械式車床的類別當中。
在那個還未普及電子設備的年代里,所有的生產流程完全依賴人工操作來完成。
而第一代數控車床則誕生于1952年,當時所采用的元件竟然全都是電子管!
對于電子管這種東西,何雨柱其實并不算陌生,因為就連他平日里常聽的收音機里頭,用的也依然是電子管零件呢。
時間來到了1959年,伴隨著晶體管開始投入生產,一些數控系統當中便廣泛地運用起了晶體管以及印刷電路板,于是第二代數控車床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米洛·莫雷諾向何雨柱詳細地講解完這些背景知識后,伸手指著車床旁邊的一個柜子說道:
“瞧,這個便是車床的數控中心啦。”
聽到這話,何雨柱不禁好奇地發問:
“那到底該如何利用它來生產零件呢?”
只見米洛·莫雷諾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首先啊,得先制作出一條穿孔紙帶才行喲。”
何雨柱一聽就愣住了,雖然這四個字單獨拎出來他都明白各自代表啥意思,但當它們被組合到一塊兒時,他可就徹底摸不著頭腦了,壓根兒不清楚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玩意兒。
米洛·莫雷諾輕輕地按下按鈕,數控中心的面板緩緩地彈開,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著里面的紙卷,眼中閃爍著自信與專業的光芒說道:
“看這里,這個紙卷可不簡單吶!它上面有著密密麻麻、各不相同排列組合的小孔,這些小孔可不是隨意亂打的哦,它們分別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呢,可以通過這些小孔來精準地控制車床的刀具動作,從而實現我們想要的加工效果。”
站在一旁的何雨柱聚精會神地盯著那紙卷,眉頭微皺,似乎在努力理解其中的奧秘。
經過一番琢磨后,他終于恍然大悟地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弄明白了個大概。
原來,如果要利用數控車床生產出一個零件,首先就得依照特定的規律精心編寫一整套完整的程序才行啊。
此時的年代還相當落后,根本不存在像硬盤啦、軟盤啦或者閃存之類先進的各類存儲設備,所以只能依靠這種古老而實用的穿孔紙帶來記錄下所有關鍵的信息,并讓車床乖乖地按照紙帶上的孔洞所傳遞的指令去執行相應的操作步驟。
正因為有了如此神奇的數控車床,對于廠家來說可真是一大福音啊!
他們再也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培養那些技術高超且經驗豐富的高級車床工人了,只需要招募一些相對技能水平較低的普通工人就能輕松操控這些高科技的大家伙完成復雜的加工作業。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嘛,雖然數控車床帶來了諸多便利,但也存在著一個讓人頗為頭疼的小麻煩——每當需要生產一種新的、不同于以往規格的零件時,就必須得重新單獨編寫一套全新的程序,并將其制作成專用的穿孔紙帶才能投入使用。
而且呀,這項工作可是需要具備相當深厚的機械原理知識以及精湛的編程技巧才能夠勝任的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