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明年的時候,不知道你能不能抽時間跟我一起去一趟印尼呢?”
聽到這話,何雨柱不禁皺起眉頭反問道:“去那兒干嘛?”
杜廣和目光堅定地說道:
“從事商業活動已經如此之久,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我覺得有必要在印尼建立一座屬于我們自己的工廠,并開展相關產品的生產工作。因為眾所周知,相較于國內而言,印尼當地的工人薪資水平更為低廉,可以大幅降低生產成本啊!”
在此之前,杜廣和僅僅是將國內這邊所生產的商品通過船只運輸至印尼以及東南亞周邊地區進行銷售而已。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心中逐漸萌生出了在印尼直接進行生產的想法。
“其實在印尼搞生產確實挺不錯的,想想看,一直以來咱們都是從內地采購原材料并加工成商品后再銷往各地。
雖說目前監管方面還不算特別嚴格,但萬一哪天政策收緊、審查力度加大了怎么辦?那時候總得有個合理合法且穩定可靠的貨源供應渠道才行啊!”
不得不承認,現階段杜廣和自家的公司規模尚小,對外出售的貨品暫時還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與核查。
不過,如果真有人較真起來仔細調查一番,那么很容易就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即售出的貨物數量遠遠超出了實際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
畢竟生產規模就在那兒明擺著,只要稍微用心算一算,便能大致知曉每年所能產出的商品總量究竟有多少。
但現實情況卻是,實際賣出的貨品數量明顯多于生產的貨品量,這兩者之間根本無法匹配,賬目自然也就對不上了。
所以,杜廣和此番計劃在印尼建設生產基地的意圖非常明確,就是希望日后能夠對外宣稱這些貨品均來自于印尼的自有工廠,從而避免可能出現的麻煩。
即便他們親自前往實地進行考察,在印度尼西亞依舊能夠目睹一個完備且龐大的生產基地。
然而,關于這些生產出來的商品最終究竟是銷往了廣袤的東南亞地區,亦或是落入了何雨柱之手,這已然超出了他們所能探查的范圍。
何雨柱微微頷首,表示贊同道:
“你所言極是。”
緊接著他又補充說道:
“我打算訂購一批用于電子管和晶體管生產的設備,另外再加上一些車床,由你來負責運回并組織生產事宜。”
聽到這話,杜廣和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并慷慨地表示:“待公司發展壯大之后,屆時其股份將會有一半歸屬于你。”
盡管他的兩個孫女皆已成為何雨柱的枕邊人,但他自身所處的地位卻著實有些微妙而尷尬。
想當初,他曾身為一名階下囚,而后雖被釋放出來,卻也只是充當著打手的角色,倒更類似于往昔大戶人家中的護衛。
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何雨柱的功力愈發高深莫測,而他自己則晉升抱丹之路遙遙無期,在與何雨柱的交手中永遠都只能甘拜下風、鎩羽而歸。此前所創立的廣和公司規模尚小,不過是些小打小鬧罷了。
但從今往后若要將事業進一步做大做強,仍舊無法脫離何雨柱的支持與協助,否則一旦失去這一強大后盾,恐怕自家產業遲早都會被那些虎視眈眈的對頭們伺機奪走。
對此,何雨柱倒是顯得頗為灑脫,隨口回應道:“好說好說,此等皆是微不足道的瑣事罷了。”
兩人詳細地商討了接下來一段時間的工作安排,何雨柱在午后時分如約來到了霍英冬預訂的那家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