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調研的數據來看,我們的優勢在于產品的創新性和性價比。但對手也不容小覷,他們在本地市場深耕多年,擁有一定的客戶基礎。所以,我們必須在服務條款上做足文章,突出我們的響應速度和定制化服務。”
市場部的王悅坐在會議桌前,雙手托腮,眉頭緊鎖。
她認真聆聽著李明的發言,腦海中不斷權衡著各種方案的利弊。
片刻后,她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看向眾人。
“我同意李明的觀點,但我認為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價格策略。根據不同的項目規模和合作期限,提供差異化的報價,既能吸引大客戶,又能保證我們的利潤空間。”
技術專家張偉推了推眼鏡,補充道:“在技術方案上,我們可以增加一些前沿技術的應用,雖然成本會有所上升,但能大幅提升項目的競爭力。”
眾人各抒己見,會議室里一時爭論不休。
觀點的碰撞、理念的分歧,讓氣氛愈發緊張。
時間在激烈的討論中悄然流逝,轉眼已至深夜。
大家雖面露疲憊,但眼神依舊炯炯有神。
經過數小時的反復商議、權衡利弊,思維的火花在激烈碰撞中逐漸交融,終于達成了共識。
團隊成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將商定的方案一一梳理,仔細地寫入標書。
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都傾注著他們的心血與期望。
這份標書,不僅是團隊智慧的結晶,更是他們對未來的莊嚴承諾,承載著他們對成功的熱切渴望與堅定信念。
無獨有偶,就在同一時間,泰興公司的辦公大樓內燈火通明,一片忙碌景象。
眾人正緊鑼密鼓地編寫著他們的最后標書。
傅老榕,這位叱咤香江商界多年的傳奇人物,如今已年事漸高,歲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淺淺的皺紋,身形也不復往昔那般硬朗,身體狀況大不如前,精力大不如前,日常事務已難以親自周全。
公司真正當家作主的,實則是他的兒子——傅陰釗。
傅陰釗自幼深受父親言傳身教,年紀輕輕便展露出卓越的商業天賦,繼承了父親的商業頭腦與果敢作風,在商場上嶄露頭角。
此刻,他正與高可擰一同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秘密謀劃著。
高可擰身為公司的智囊,憑借著敏銳至極的洞察力和多年摸爬滾打積累下的豐富經驗,在商海博弈中屢出奇招。
只見他微微前傾,神色專注,正對著傅陰釗低聲而語,為其詳盡剖析當前局勢,出謀劃策。
在那看似風平浪靜的商海之下,實則暗流涌動已久。
早在數月之前,他們便將目光牢牢鎖定在新集團的四位核心股東身上,這四人在商界各有建樹,分別是霍英冬、何紅深、葉漢以及葉德利。
為精準預測、反復評估這四位股東的投資底數,他們可謂煞費苦心。
他們動用了在政商兩界積攢多年的人脈關系,穿梭于香江的大街小巷,通過明察暗訪,從街頭巷尾的閑聊中捕捉蛛絲馬跡。
還安排專人收集各類情報,無論是商業活動的公開數據,還是私人聚會時傳出的小道消息,統統納入囊中。
在那段時間里,他們如同隱匿于黑暗中的獵手,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揭開對手底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