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業伊始,希爾頓酒店便憑借其卓越的品質和無與倫比的魅力,瞬間成為了當時香江當之無愧的新地標,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名流雅士紛至沓來,為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別樣的光采。
此外,還有兩座正在緊鑼密鼓興建中的大廈同樣備受全城關注。
一座是恒生大廈,作為香港當時建筑領域的重要地標,其籌備建設過程便吸引了眾多業內目光。
這座大廈樓高22層,在設計初期,建筑團隊就致力于將現代建筑理念與實用功能精妙融合。
盡管在層數上稍遜希爾頓酒店一籌,但它獨特的建筑設計和精湛的施工工藝,使其脫穎而出。
其高度達到了驚人的73.45米,經過精密測算與施工把控,竟然比希爾頓酒店還要高出一截。
從外觀上看,恒生大廈線條簡潔流暢,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自己獨特的魅力與不凡。
而另一座則是位于北角英皇道29號至304號的五洲大廈,從打地基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無數業內人士的目光。
建設團隊在選址時就極為考究,北角地區的快速發展趨勢和優越地理位置被精準捕捉。
打地基階段,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施工技術與設備,確保了大廈根基的穩固。
在施工過程中,建筑材料的選用也極為嚴格,每一塊磚石、每一根鋼梁都經過層層篩選。
這兩座大廈都計劃在1962年竣工,屆時,恒生大廈與五洲大廈將憑借各自的特色,再次刷新香江的城市風貌。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目前的設計規劃,五洲大廈的預計高度將更為突出,其建筑設計方案中,對高度的突破有著明確的目標與創新的設計理念,有望一舉成為新的香江之巔,引領這座城市建筑高度的新潮流。
對何雨柱而言,若想在競爭激烈的香江建筑領域嶄露頭角,順利參與這兩座備受矚目的大廈興建工程,就必須具備建造20層以上高樓的實力。
現實的難題卻如同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亙在他面前。
經過專業評估,每一棟大廈的興建費用都將超過500萬港幣,如此一來,兩座大廈的總投資額保守估計將在1600萬至2000萬港幣之間。
盡管何雨柱近期通過一系列商業運作,手頭的資金狀況有所改善,相較于之前寬裕了一些,但面對如此龐大的投資需求,他的資金依舊捉襟見肘。
仔細盤算后,他發現自己在短期內甚至連300萬港幣都難以湊齊。
站在商業的十字路口,何雨柱眉頭緊鎖,望著窗外繁華的街景,心中五味雜陳。
面對如此巨大的挑戰,他不禁深深地嘆了口氣,滿心無奈,暗自感嘆自己還是太缺錢了。
看來,要想真正實現興建高樓、在商業領域大展宏圖的夢想,他還得付出加倍的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去賺錢,否則這宏偉藍圖只能是鏡花水月,遙不可及。
在與何雨柱順利談妥土地事宜后,他難掩內心的愉悅,禮貌地向何雨柱告辭離去。
此時,寬敞的辦公室里,現場只剩下霍英冬和何雨柱兩人。
霍英冬緩緩站起身來,身姿筆挺,神色莊重嚴肅,仿佛下一秒就要進行一場極為重要的儀式。
他鄭重地向何雨柱表達起救命之恩的感激之情,眼神中滿是真誠與敬意,語氣堅定且誠懇地說道:“何老弟,當日若不是你出手相助,我恐怕早已深陷險境,在那危機四伏的局面中無力掙脫,只能任由命運的洪流將我吞噬,這份恩情,我霍英冬沒齒難忘。”
何雨柱見狀,連忙擺了擺手,臉上笑意盈盈,語氣輕松隨意,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般回應道:“太客氣啦,霍大哥,咱們相識已久,情誼深厚,可千萬別講這些見外的話。在那種千鈞一發的危急時刻,人命關天,換做是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我不過是做了該做的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