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蜜一聽這話,小嘴一撇,嗔怪地白了何雨柱一眼,語氣中帶著些嬌憨與倔強:“才不要你養呢,我們姐妹倆打算憑借自己的本事,去上新亞學院!”
何雨柱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個女孩早已在心底默默規劃好了未來的求學之路,且決心如此之堅。
他不禁重新審視起阮桃和阮蜜,心中暗自驚嘆,別看她們年紀尚小,這股子為了夢想勇往直前的勁兒,還真讓人佩服。
在20世紀50年代的香江,高等教育資源極為稀缺,彼時僅有一所大學——新亞學院。
它在艱難時局中孤擎高等教育的旗幟,為眾多懷揣求知夢想的青年提供了一方學習天地。
學院的創辦者們皆是心懷教育理想的有識之士,他們在物資匱乏、師資短缺的困境下,四處奔走籌措資金,尋覓合適的教學場地,招攬優秀的學者任教。
即便條件艱苦,學院的課堂上卻總是座無虛席,學生們求知若渴,教授們傾囊相授。
而聲名遠揚的中文大學,要到1963年才正式宣告成立。
實際上,中文大學的前身是由新亞學院、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這三所學院合并組建而成。
當時,這三所學院已相繼在香江落地生根,其中新亞書院更是于1949年便率先創立,成為香江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的拓荒者。
它的誕生,宛如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為香江的學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在文學、科學、商業等多個領域發光發熱。
阮桃和阮蜜這對如花似玉的姐妹,彼時剛滿十八歲,正值青春韶華,渾身洋溢著蓬勃朝氣。
此前,何雨柱就曾多次瞥見她們埋首書海、認真念書的模樣,不過那時的他,僅僅將此當作姐妹倆的日常愛好,壓根沒料到,她們竟會懷揣堅定決心,毅然踏入學校開啟深造之旅。
“你們真的想好了嗎?”何雨柱眉頭微蹙,目光在姐妹倆的臉上來回逡巡,再次問道,聲音中滿是擔憂,那股濃濃的愁緒仿佛要將這顧慮穿透空氣,精準無誤地傳遞給眼前的姐妹倆。
阮蜜輕嘆了一口氣,像是要把滿心的無奈都隨著這口氣吐出去,眼神中閃過一絲黯淡,如同被烏云瞬間遮住的星辰。
她沉默片刻,像是在整理思緒,又似在積攢勇氣,緩緩開口道:
“柱哥,你是知道的,我們之前在學校,那成績一直都相當出色。
每一回大考小考,我倆都能穩穩地在年級里排上名次,風光得很。
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繪聲繪色地講解知識,我倆坐在下面,耳朵一豎,眼睛一眨不眨,那些復雜的公式、拗口的課文,一聽就懂,就跟天生自帶知識吸收器似的。
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字跡工整,答案準確無誤,老師還經常拿著我們的作業,當作范本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夸我們聰明又勤奮。”
她頓了頓,語氣中多了幾分苦澀,像是吞了一口黃連,眉頭也擰得更緊了,
“只是家里的情況實在太糟糕了,父母身體不好,父親常年被腰疼的毛病折磨,干不了重活,母親又體弱多病,藥罐子不離身。
家里又沒有其他穩定的收入來源,就靠著那幾畝薄田,老天爺賞口飯吃,有時候連吃飯都成問題,米缸見底是常有的事,實在拿不出錢供我們繼續念書。”
說著,阮蜜的眼眶微微泛紅,像是蓄滿了委屈與不甘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隨時都可能滾落下來。
不過,轉瞬之間,她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腰桿也挺得筆直,接著說道:
“但是現在不一樣啦!自從認識了你,我們的生活有了轉機,手頭也寬裕了起來。而且,你看我們現在才這么年輕,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我和妹妹都覺得,這個時候不去上學充實自己,以后肯定會后悔的。多學點知識總歸是好的,說不定以后還能靠知識改變我們整個家庭的命運呢。”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