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緒恰似脫韁的野馬,在腦海中肆意馳騁,全身心地沉浸于對未來宏偉商業藍圖的精心勾勒之中。
他不禁暢想,若將此次賺到的800萬再度投入房地產市場,購置優質土地、建造新穎屋宇,憑借此次積累的寶貴經驗與人脈,再加上市場對公司品牌逐步建立起的信任,半年之后,盈利翻番達到1600萬并非天方夜譚。
在他的設想里,購置的土地將選址于城市新興發展區域,那里交通規劃逐步完善,周邊配套設施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極具發展潛力。
而新建的屋宇,會采用當下最流行的建筑風格與環保材料,從設計圖紙階段便融入智能化元素,打造出舒適且科技感十足的居住體驗。
如此一來,憑借著過硬的產品品質與精準的市場定位,甚至有望斬獲更多收益。
畢竟,在商業領域,良好的開端往往如同雪球初起,一旦滾動起來,便能借助慣性,在后續發展中呈幾何倍數迅速膨脹,創造出更為驚人的財富增長奇跡。
何雨柱的思緒飄遠,仿佛親眼目睹了那一幕幕激動人心的場景。
在他的想象中,城市的天際線被一座座嶄新的高樓大廈改寫,它們如同雨后春筍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那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宛如一面面巨大的鏡子,在日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將整座城市裝點得現代又繁華。
他仿佛已然化身為其中的關鍵人物,身著筆挺的西裝,身姿挺拔,意氣風發地站在高聳入云的樓頂。
極目遠眺,眼底盡是這片因自己拼搏而愈發昌盛、繁華的景象,內心深處瞬間被成就感填滿,胸膛不自覺地微微挺起。
何雨柱的思緒飄回到了1955年。
那時的香港,房地產市場暗流涌動。
霍英冬聽聞,歷史悠久的家族因經營困境,打算出售一處位于銅鑼灣酒店對面的地皮。
他敏銳地察覺到其中蘊藏的巨大價值。
那塊地皮不僅緊鄰繁華的商業區域,周邊交通便利,人流量大。
更是處于城市發展的核心地段,極具開發潛力。
霍英冬當機立斷,籌措了130萬資金,一舉購得這塊寶地。
地皮到手后,他迅速組建團隊,投入緊張的建設籌備工作。
不久之后,一座嶄新的建筑——蟾公大廈,在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其高度在當時的全港獨占鰲頭。
成為了香港城市建設的新地標。
也開啟了霍英冬在房地產領域的輝煌篇章。
上世紀中葉,香港的城市風貌正經歷著悄然蛻變。
建筑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這座拔地而起的巍峨大廈,承載著無數人的期待與夢想。
其建筑費用總計高達200萬,在當時堪稱一筆天文數字。
而霍英東,這位商業巨擘,卻以令人驚嘆的資金運作能力,巧妙周旋。
僅動用了總價的一成,也就是那看似微不足道卻意義非凡的13萬元。
便撬動了這個龐大的項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