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德忠進行了一番深入且細致的商議后。
兩人思維碰撞,觀點不謀而合。
當下便果斷決定前往屯門河西岸展開實地考察。
一直以來,我們都以長遠目光布局。
早在前期便高瞻遠矚地購置了大片極具發展潛力的土地。
抵達屯門河西岸后。
我們結合當地復雜多變的地形。
如周邊山脈走勢、河流走向。
以及交通狀況。
像是附近公路干線分布、公共交通站點位置等諸多因素。
反復進行研討。
經過多輪論證。
最終確定了新工業大廈的理想選址。
其既能有效利用周邊資源。
又能保障物流運輸的便捷。
同時,也精準敲定了機械廠和車輛廠的精確地址。
為后續大規模的建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負責技術方面的方力申。
此刻正端坐在會議桌前。
一臉嚴肅,神色凝重。
仿佛周身都縈繞著一層無形的壓力。
他清了清嗓子。
鄭重其事地開口說道:“從技術和工程的專業視角深入剖析。
新建工廠本身并不存在難以攻克的重大難題。
各項流程與工藝均在可控范圍內。
理論上完全具備順利推進的條件。
然而,屯門這邊卻橫亙著一個極為棘手的大問題。
那便是電力不足。
諸位,這絕非危言聳聽的小事。
一旦在前期規劃與執行階段處理不當。
后續工廠正式投入運營后。
生產線因電力供應不穩定而時常中斷。
設備頻繁啟停受損。
原材料浪費、定單交付延遲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都將接踵而至。
這會嚴重影響工廠后續的正常生產運營。
甚至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經濟效益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