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爭分奪秒,全力投入到保障供電穩定與安全的工作中,力求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供電,確保企業的生產運營不受絲毫影響,生產線能平穩運轉,訂單按時交付。
然而,此刻身處香港這片繁華卻規則不同的土地,情形大相徑庭。
香港的電力供應完全依照市場化規則運行,商業利益至上的理念貫穿始終。
一旦企業面臨電力線路老化、供電不足等問題,便無法像在國內那樣依靠上級協調解決,只能自掏腰包來更新線路。
更令人咋舌的是,中華電力公司提出的要求極為苛刻。
他們白紙黑字地要求,何雨柱投入巨額資金更新的電路,最終產權竟歸電力公司所有。
這意味著何雨柱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承擔所有更新電路的成本,從購買昂貴的電纜、變壓器等設備,到雇傭專業施工團隊進行鋪設安裝,每一筆開銷都不菲。
可最終,他辛苦投入換來的資產,自己卻無法擁有絲毫權益,就像是辛辛苦苦搭建起一座華麗的房屋,卻要拱手讓給他人,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難道說,電力問題就真的無法得到妥善解決了嗎?”何雨柱獨自一人坐在辦公室,眉頭擰成了一個深深的“川”字,眼神中滿是憂慮,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機械廠內,那一臺臺大型機械加工設備,每一臺的功率都不容小覷,而車輛廠的自動化生產線,更是如張著大口的巨獸,持續不斷地消耗著大量電能。
它們都是名副其實的用電大戶,一旦失去充足穩定的電力供應,那些造價高昂、技術先進的設備,瞬間就會成為一堆毫無用處的廢鐵,無法正常運轉。
生產線上,原本高速運轉、發出有節奏轟鳴的機器,將突兀地停止下來,機械臂定格在半空,不再靈活地抓取、組裝零件。
裝配流程也將被迫中斷,半成品堆積在生產線上,工人們只能無奈地停下手中的工作,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
這對于生產而言,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訂單交付將會因此延誤,客戶眼巴巴地盼著貨物,卻遲遲收不到,不滿情緒自然會滋生。
長此以往,大量客戶極有可能流失,企業的市場份額也會隨之縮水。
不僅如此,訂單延誤還可能觸發合同中的違約條款,企業不得不支付巨額違約金。
一旦信譽受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想要重新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合作,將會變得難上加難。
這些連鎖反應,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可能危及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讓多年的心血毀于一旦。
目前看來,擺在何雨柱面前的似乎只有兩個選擇。
其一,便是忍痛掏出一大筆資金來更新電線。
購買高質量的電纜絕非易事,市場上品牌林立、規格繁雜,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去甄別篩選。
不僅要仔細比對各品牌的產品參數,還要查看其質量檢測報告,確保電纜質量上乘,能夠嚴格符合工業用電標準,保障電力傳輸的穩定與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