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正淳他們三人回到鎮上的時候,洛陽王的隊伍已經出發,自然的,馮英他們也走了。
鎮子上出了事,好多人家打架,打著打著,家里的男丁就死了。
官府都有死人的,鎮子亂了,李老太太他們也不敢出去,都嚇壞了。
見到李正淳他們回來,李老太太呵斥道:“死哪里去了?若是你兩個哥哥在,肯定不會將我拋在這里不顧。”
“馮氏那個小娼婦,真是氣死我了,回來都沒落腳,帶著人直接就走了,話都沒跟我說一句,四郎五郎也給帶走了,四郎那個白眼狼,虧我養他這么大,最后還是偏心人家的生母。”
她嘴角帶有紅紅如蚯蚓的傷疤,哪怕是用委屈的語氣說出來,也覺得無比猙獰。
李正淳心里煩透了。
若是以往,他已經跪下來認錯了。
可是現在,他哪有那個心情:“馮英已經走了?這個賤婦,等到長安,我肯定休了她。”
高氏沒辦法跟馮英他們一起走,心里憋著對李老太太的氣呢,若不是礙于孝道,她是不是早就走了?
見老太太還委屈,她道:“阿娘,你也不看看三娘怎么了,這怎么一點氣都沒有的樣子?”
李正淳不想別人知道李三娘的遭遇,一看眾人的神色,就知道馮英沒有說。
他道:“沒事,她睡著了。”
背著李三娘要回房。
徐媚娘本打算哭的,看李正淳這樣說,急忙把哭聲憋回去。
跟著李正淳回去了。
姜氏和高氏這才看見她,兩個人同時交換了下神色。
這個表親,怎么也跟著三郎出去了?
高氏問李老太太:“阿娘,這個表妹是不是要給三郎做妾啊?怎么形影不離的?阿英生氣,是不是跟她有關?”
“什么妾,人家是關心三娘,你們不要胡說,我們徐家的人干什么給你李家做妾?”
好像觸碰了什么逆鱗,李老太太怒吼一聲。
高氏:“……”
這么論起來,她也不姓李啊,而且也不是給她做妾,吵什么呢?煩死了。
李正淳把李三娘放到床上,李三娘就睜開了眼。
她沒有哭,眼神陰沉,神色陰鷙:“都是傻子害我的,若不是為了賣她,我怎么會落到這步田地?給我殺了她!”
最后一句話,她說的咬牙切齒。
徐媚娘擦著眼淚念叨:“也不知道一個傻子,到底有什么好護著的,現在好了,為了護著家里的傻子,傷了一個好孩子,我的三娘以后該怎么辦啊?”
李正淳安慰她道:“別擔心,沒人要,我養三娘一輩子。”
“誰要你養一輩子?這算什么個屁事?”李三娘眼睛看著前方的虛空道:“我要嫁給十三郎,你準備一下。”
李正淳這下子也不反對了,點頭道:“阿耶一定讓你如愿。”
趕上春天好天氣,大約走了二十八天,隊伍終于到了潼關。
前方就是長安城。
潼關,進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馮英等人跟著洛陽王的人入城,就聽有人抱怨:“洛陽到長安竟然要走一個多月,哪有帝都建這么遠的。”
李幾道:【肯定是個荊楚之人。】
馮英,五郎,四郎:她怎么知道的?
五郎走過去問:“兄弟,你們哪里人啊?”
“我們荊州人士。”侍衛們答。
五郎奇了,轉頭看向李幾道,還真的被她猜中了。
李幾道心想:【楚人終不服秦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