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們都是學易學道的,那么就應該知道易經第一智慧,就是順其自然。”
<divclass="contentadv">“順其自然有很多分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合適的東西,這是不能強求的。”
“她是身體無法休息功法,強行學習會早早殞命的,這個道理我已經跟你說過無數次了。”
“師尊,您別生氣了,我們以后再也不傳綿綿功法了。”古化雨道。
李幾道指著樓下道:“你們先下去吧,我覺得你們并不是真的喜歡修習功法,而我不是,我是打心眼里喜歡。”
“師尊,師尊,我們很喜歡,真的很喜歡學……”
兩個人慌了,跪在李幾道面前。
李幾道道:“下去吧,想好了再說。”
她這樣嚴肅,兩個人垂頭喪氣走轉身。
李幾道突然叫住他們:“我雖然跟你們從小一起長大,但是并不代表我們就是朋友,師徒,主仆,有些東西不管我們玩的怎么好,都是不會變的。”
“你們馬上也十七了,其實可以自立一方了,考慮一下。”
“師尊,師尊……”
李幾道沒有再出聲,等兩個人都走了,她將記錄下來的東西收好,踩著片片屋瓦,從長春園到了沁心園。
崔家觀星臺,崔乘風聽見動靜,嘴角抽了抽,讓下人全部下去休息,不要打擾他觀星。
然后在小爐子上煮好了熱水,等李幾道過來的時候,水剛剛沸騰,他開始沏茶。
李幾道直接坐下來看他的記錄,然后和自己的記錄做對比,又寫下總結。
“你看起來好像有心事。”崔乘風將煮好的綠茶遞給李幾道。
李幾道接過來笑道:“你竟然還會看別人開心不開心,什么時候學的本領?”
“怎么?你還會有煩惱嗎?”崔乘風想了想問道:“你的那個婢女?”
“說實在的,我有點看不透她,也看不出好壞,你有沒有給她算一下?”
李幾道搖頭道:“沒有,怎么算,我吃了她阿娘的奶,不管怎么樣都要受著,這是因果。”
李幾道母親生下她后就和父親和離了,據說都沒有多看她第二眼。
奶娘下人之類的全被帶走了,因為父親很尊重母親,后院一直母親在打理的,突然間人都撤了。
父親臨時想要找好一點的奶娘,可哪里找,他手忙腳亂的,找了三個,想著哪個好就留下哪個。
都留下他們也養得起。
誰知道李幾道吃那兩個的奶都吐奶,只吃奶娘的奶睡的踏實。
慢慢的,她開始依賴奶娘,什么都依賴奶娘。
但是在她三歲的時候父親發現了一件事,因為李幾道吃奶,奶娘親生的兒子餓死了。
自此后,父親覺得很對不起奶娘,讓李幾道一定要好好孝順奶娘,后來奶娘的家人也都搬到了長春園。
只是他們家人都不太長壽,后來只留下了比李幾道小兩歲的綿綿。
綿綿出生的時候身體就不好,是父親一直在給綿綿修補身體。
但是父突然暴斃,綿綿身體就沒有完全康復可能。
提前發一章,是不是喜歡我的不準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