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拜見皇后娘娘,拜見太子殿下!”
當今丞相左丘北,率文武百官鞠身下拜。
平西王與諸多邊軍將領,亦是鞠身下拜。
哪怕他是要謀權篡位,可此刻終歸還是沒有撕破臉,許多禮儀規矩,他還是要去遵守。
說到底還是因為陳墨的出現,讓他沒法再肆無忌憚的為所欲為。
不然陳墨若不露面,恐怕現在整個大乾不說亂成一鍋粥,也至少會陷入小規模動亂。
“諸位愛卿請起!”許皇后面帶微笑,輕聲開口。
緊接著便有宮中舍人,大聲通傳命令。
“臣有本啟奏。”禮部尚書上前一步開口道。
“國不可一日無人掌權,如今陛下駕崩,依照祖制,理應由太子暫掌朝堂。在國喪后便有禮部置辦登基典儀,大赦天下,共迎新帝登基。”
禮部尚書開口,作為六部尚書之一,他雖說出身大世家,但并不是主脈,只是旁脈庶子。
是被當今陛下提拔,才有如此成就,所以在六部尚書中,他對天子之忠心最甚。
“太子年幼,尚不能決,我看此事不必如此著急。”一名工部侍郎站出來表態道。
工部尚書似乎早已預料到這一情況,撇了那名侍郎一眼,卻也沒有多說話。
文武百官,除卻少量被平西王許以重利拉攏過來,以及部分忠于朝廷忠于天子外。
絕大多數官員都是騎墻派,只要不動他們的利益,皇族之間的爭斗他們不會管。
無論是新帝登基,掌控朝堂大權,還是平西王真的謀權篡位,把三皇子扶持上皇位。
無論怎樣都還是要用他們去治理天下,他們代表的是大乾諸多世家的利益。
<divclass="contentadv">所謂皇族,其實也只是一個更強的世家而已,想要治理天下,這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讓權給世家。
大乾的情況已稱得上不錯,大離皇族更為糟糕,天子任命地方官員,有時都要看世家臉色。
這也是為何大離皇族愿意與大乾議和,因為再不議和,繼續讓世家掌控軍權坐大,那恐怕要不了多久,天子政令連京城都出不了。
“朝堂空懸,無人可掌政事,這難道不應該著急嗎?就算太子年幼,也可先請皇后娘娘聽政掌權。”禮部尚書高聲反駁。
“太子做事魯莽不知進退,據傳更是生性殘暴,依我之見難當大任。就連當今陛下都沒有留詔書傳位于他,由此可見他為之陛下不喜。
而三皇子雖年幼,但德才兼備,行事溫良恭儉有古人王之風,我等當擁立三皇子登基為帝!”
一名御史大夫,主動站出來提議。
他這話純粹就是污蔑,若真的要廢太子,那他們很輕松就能給太子羅織出一堆罪名。
他的話音一落,就有諸多人響應,自然也是有諸多人反對,朝堂上頓時亂作一團。
陳墨一直沒有說話,只是默默打量朝堂情況。
平西王也是一樣,他甚至還沖陳墨笑了笑。
“擁立三皇子何為?難道袞袞諸公都不清楚嗎?
平西王趙懷風之心,哪怕是京城的百姓都清楚,袞袞諸公還在此處裝傻嗎!”
禮部尚書把手中笏(hu)板猛然向地下一擲,高聲怒喝道!
玉質笏板摔得四分五裂,整座大殿瞬間安靜下來。
禮部尚書不再開口,而是一直怒瞪著平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