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師弟你選擇了秦國?”
喝完酒,嘴角掛著溫和笑容,韓非聲音清朗,語氣略顯輕佻但不浮夸。就如同后世司馬遷評價平原君趙勝‘翩翩濁世之佳公子’那樣。
韓非平日里并不是一個鋒芒畢露的人,但其一身并不盛氣凌人,反而令人如沐春風的貴氣和其在這個時代顯得獨特的性格。
他是那種無論走到哪里,都會散發出奪目的光彩,作為一顆金子讓人永遠也無法忽視的存在。
“不錯,師兄,你選擇的是最弱的韓國吧?”
李斯無論是站立坐行的身形還是說話的語氣,似乎永遠都是在板著。
一板一眼,一絲不茍,時刻向外人展現他的嚴謹和認真。
至少在韓非和小圣賢莊其他人眼里,李斯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無趣且呆板。
“韓國終究是我的故國。”
韓非淡笑著解釋了一句,溫潤如玉的眼眸眺望遠山。
李斯看著自己師兄的背影,眼眸閃爍了一下。
他知道,一年前,師兄韓非的父親,已經登基成為現在的韓王——韓王安。
拋開他們彼此的選擇不談。
師兄是天生貴胄,而他李斯,只是一個無名小卒。
“師兄果然心胸廣大,只是較之天下其他籍籍無名之人,我李斯從來都沒有甘心過!既然師兄選擇了韓國,師弟認底蘊短簿,便選擇這七國實力最強的秦國吧,也只有這樣才配跟師兄一決勝負。”李斯眼睛里散發著驚人的精芒,隱藏著野心說道。
“原來這就是師弟的選擇。”韓非眼睛銳利半瞇,借著酒意調侃一笑。
李斯和韓非都很清楚。
他們彼此之間,一個選擇最強大的秦國,一個選擇最弱小的韓國。
下次見面,兩人很可能將會是敵人!
同在荀子門下求學,他們都知道對方是很有才干之人,如果作為敵人,那將會是極其難纏的對手。
不過,天才總是惺惺相惜,吾道不孤,這樣才有趣。
金烏東升,陽光下彌漫著海上煙云,似有朦朧的仙山隱匿其中。
師兄弟兩人再交流幾句后,行過禮儀,長亭內,沿著廊道的兩個相反方向,背馳而行,漸行漸遠。
韓非并沒有著急回到韓國國都,而是不停的游歷韓國的邊境,一路上花錢救濟災民,順便用腳徒步丈量大地,感悟天地之理。
已經進入韓國境內的韓非目睹著一路上的滿目瘡痍,諸多衣不遮體,破衫爛縷如同乞丐的百姓。
內心頓生悲憫感慨,自己的國家真的有救嗎?
破敗的村莊,似乎是剛剛遭受過戰火的肆虐。
韓非已經不知道在韓國境內看到過多少類似的場景。
被戰火焚燒的焦黑泥土上,是已經虛弱到無法哀鴻遍野的哀嘆聲,以及骨瘦如柴,蓬頭垢面的老人和幼童。
苦難讓他們的臉上盡是麻木,但在求生本能下,又對周圍一切的變故如驚弓之鳥。
這是個弱肉強食,互相吞并的時代。
諸子百家,春秋盛世,戰國七雄,歌頌的都是傳奇。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后,一直在發憤圖強,日益壯大,已經逐漸成為了七國中的霸主。
韓國曾經也輝煌過,只不過此時已經走了下坡路,成為了墊底。
“韓國不愧是被稱作七國中最弱小的國家,是真的有夠破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