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遠處向己方徐徐而來的大隊人馬,簡雍臉上充斥著訝異和羨慕之情。
這就是兩千石之門的后人出行時的陣仗,數以千人的隊伍,何其壯觀
再看看己方這十幾個人,真如風中秋葉。
劉儉站在官道中,望著公孫瓚遠道而來的隊伍,面露微笑。
“你不是早就料到公孫伯圭會如此夸張嗎”
簡雍的語氣甚嫉妒“料是料到了,但真看到的時候,還是不免驚懼艷羨,唉,還是見識短了。”
“哈哈,憲和不必如此,你心中雖嫉,但卻肯直言,說明你非心胸狹隘之輩,讓人敬佩。”
劉儉轉頭看向劉備,差點沒樂出聲來。
劉備這個人,平時看著正經,但實則是最虛榮浮華的,劉儉在涿縣十年,說實話還是沒見過一個像劉備那么喜歡華麗衣服,歌女還有馬匹,鷹犬的紈绔子弟。
此時此刻,劉備望向公孫瓚隊伍的眼神,幾乎都可噴出火來非嫉妒之火,而是羨慕之光。
若是灼熱的眼神可以將人燒著的話,劉儉覺得劉備此刻的眼神,幾可將對面伏尸百萬
他們十幾個人攔在官道上,前方的大隊自然會派人前來詢問。
劉儉早已準備好了名刺,待有人上前,他便將名刺遞送了上去,順便告知了一聲對方,自己乃是公孫瓚的同窗。
那前來問話的人是個有見識的,他大概看了劉儉等為首之人的穿戴,又聽了他們的表述,心中有數,對劉儉他們也頗恭敬,遂回隊伍告知了公孫瓚。
那話的人回去沒多久,就見對面隊伍之中,一名騎乘著烏麗的英武之士穿過隊伍,向他們一眾人打馬而來。
那人在離他們大概二十余步左右的地方翻身下馬,隨后整理了下衣衫,遂張開雙臂,滿面笑容的向著劉儉等人大步過來。
只看對方那英武的外貌和高大挺拔的身姿,劉儉就知道他是何人了。
日后的白馬將軍,公孫瓚。
“二位賢弟想煞我也”公孫瓚張開雙臂,顯得異常熱情,一臉的笑容竟也盡顯豪邁。
劉儉瞧在眼里,心中暗驚。
這段打馬下馬距離正正好好,似乎是經過了精密的測算,既不失官威風度,又可讓人看到他徒步迎接白身同學的謙恭,回頭稍作宣揚,定是他公孫的一段佳話。
當年在緱氏山中時,那個一身倨傲,目無余子的公孫伯圭,絕不會有今日之舉。
少時,公孫瓚來到了劉儉和劉備面前,爽朗大笑。
他分別攥住了兩個人的手,感慨道“瓚有何能竟勞二位賢弟在此專程等候甚是慚愧賢弟勞苦”
公孫瓚說這話的時候,嗓音格外的高,但卻不似某些人的聲音那么震人耳膜,反倒是慷慨激昂,穿透力極強,讓人聽著令人心頭振奮。
張飛在一旁嘀咕好一個大嗓門。
劉備真誠道“我與儉弟聞兄長前來涿縣赴任,喜不自勝,夜不能寐,特出縣百里相迎,連候兩日,終得與兄長相見,實是得償夙愿。”
公孫瓚爽朗大笑“賢弟還是如在緱氏山中時那般會說話,真讓我恍惚憶起王文都,靈州傅南容等人了”
劉儉瞇起眼睛,仔細地觀察公孫瓚。
這師兄弟數年不見,今日見面,這開場是不是少了點什么
就在這時,卻見公孫瓚轉頭看向劉儉“阿儉見了瓚,何不發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