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來了精神,非得硬拉著劉儉去夜審胡人,但劉儉偏就不去。
非他故作姿態,實是天色確實很晚了,他真的需要好好睡一覺。
還有,他也是想讓公孫瓚好好的舒服舒服。
如不出所料,公孫瓚今夜,恐將是夜不能寐了。
第二日一早,劉儉就收拾干凈,起床晨練,他也不著急往縣署去,只是在家中等。
他得等公孫瓚那邊急的不行,著人將他從家中接到縣署去,不是他故意托大,只是今日之事事關重大,他必須時刻占據心理優勢地位,才好行事。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最讓他焦慮的是什么就是未知,特別是一個和自己密切有關的未知。
公孫瓚如今便是如此。
劉儉吃了大食,隨后取了經卷,百無聊賴的坐在院中,躺在自己制的一柄木制躺椅上,迎著陽光小憩,將經卷放在臉上。
當然,他并不是真不喜讀經,只是他并不喜歡研習諸家批注,可架不住劉周逼他。
劉儉每次在躺椅上時,劉周都會嗤之以鼻的訓他“奇巧之具”“甚失儀”等等。
不過有趣的是,劉有一次坐在躺椅上時,隨手拿了一卷經文,劉周看到后明顯又是要發脾氣,但不知為何,卻又硬生生的將話咽回到了肚子里,只是用兩只鼻孔沖著劉儉重重的哼了一聲,然后扭頭走了。
或許在劉公看來,哪怕是擺擺姿勢,也比干躺著要強。
從那以后,劉儉每次躺在自己做的這幅躺椅上休息時,都會隨意拿一卷經,用來堵劉周的嘴。
今日,劉儉坐在躺椅上休息時,劉備則是從另一個方向朝他走了過來。
他盤膝坐在劉儉躺椅的旁邊,笑呵呵地說道
“借我躺會兒。”
劉儉雖對劉備很大方,但這把他自做的躺椅卻從來沒有給劉備享受過。
至少劉儉本人在的時候,劉備沒坐過。
還借你躺會,你當借荊州呢
“制法我不是告訴你了嗎自己做一幅去”
劉備笑嘻嘻地道“你這幅躺著舒服。”
“你怎么知道舒服”
“嘿嘿”
“邊去邊去,不借。
劉備并不生氣,又開始東一句西一句的和劉儉胡扯。
“伯父宿醉,今日早上起來仍是難受的緊,大食都不曾進。”
劉儉無奈嘆息“唉,以后得讓他少喝點,哪有這么個喝法的,對了,有一味藥叫葛根,用來做醒酒湯最好不過,回頭看看可不可備些。”
“你昨晚與公孫伯圭干了什么怎那許久。”
“他腹痛洞泄,產腌臜物,沒辦法只好等他。”
“廁中等”
“廁外等。”
“今日早上伯母做得葵菜好吃,我還想吃些。”
“那我今晚跟阿母說我想吃。”
“賢弟,借我躺一會。”
“邊去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