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勞煩劉公引路。”
劉周不敢怠慢,他不清楚公孫瓚這是打的什么主意,可他也不敢多問,只是引公孫瓚往后院去。
眼看著就要抵達后院,卻見公孫瓚突然叫了一聲“且慢”
隨后,便見他沖著身后的羽則呼道“將東西拿來”
羽則匆忙前,他手中拎著一個布袋,打開之后,里面是一根又一根的荊條。
“與我縛于背”
羽則聞言面露遲疑之色。
誰也沒有想到,公孫瓚今天居然會來真的,他竟是要當眾來一出負荊請罪。
羽則遲疑道“縣君,大可不必如此吧”
公孫瓚的態度倒是很堅決“某不識大賢,置人才于鄉野而不能舉,于國家有損,羞愧無地,若不能彌補過失,真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汝休要多言,只管給我縛便是”
劉周見狀大驚,他一瞬間似是明白了什么。
他二話不說,前一把拽住公孫瓚的衣袖,叫道。
“明廷此舉置我劉家于何地那豎子胡作非為,明廷切莫與他一般見識老夫這就進去,將那豎子揪出來棒打一頓,再交給明廷處置”
說罷,便見劉周轉身就要殺入院中,不想卻反被公孫瓚一把揪住了袖子。
“我不識賢,與令郎何干劉公若責備令郎,豈非陷我于不義乎萬萬不可啊”
劉周聞言都要急哭了“明廷如此行徑,實是陷老夫于不義”
公孫瓚大義凜然道“此事與公無干,公莫勸阻,如若不然公孫某人,今日便撞死在檻墻之下”
劉周的眼淚似都要流出來了,也不知是為自己所流,還是為公孫瓚的高義所流。
有那么一瞬間,他倒是真想試試公孫瓚到底會不會真的撞死,但他不敢。
公孫瓚身后的羽則終不在猶豫,將那些荊條一根一根的綁縛在了公孫瓚的后背。
那些荊條已經事前經過處理,大部分的刺已拔出,且用鹽水浸泡曬干,殺傷力少了許多。
但即使如此,荊條背負在公孫瓚的背,透過衣物依舊能給他造成不小的傷害。
院外的這些情景,此刻都落在了院中劉家兩個少郎君的眼中。
劉儉感慨道“嘖嘖,這就有些厲害了,本以為只是情之所至,沒曾想還真有皮肉戲看,伯圭兄昨夜定是事先演練了不下七八次,才有這等真實的效果。”
劉備在一旁嘆息道“都到了這個地步,咱們還不出去”
劉儉搖了搖頭“等會吧,公孫兄擺明了還沒完,咱們現在出去了,豈不是打斷了人家的思路,待會再說。”
劉備笑道“雖然做作,但不得不說,公孫兄這一次可謂是給了你十足的面子了。”
劉備這話說的沒錯,公孫瓚這次前來負荊請罪,確實是誠意滿滿。
前番劉儉和劉備有意通過他的途徑入仕,被他婉言拒絕,如今情急后悔,自然是要做出些大動作來顯示其悔過之心。
雖然他今日這出演的有些出格,但也實現了一次在劉家廁所時他對劉儉的承諾若劉儉對賭贏了,他公孫瓚定負荊請罪登門致歉。
公孫瓚有他性格的弱點,但也有他北地豪雄的骨氣,言出必諾,絕不踐約。
當然,這也是因為,劉儉這個人確實值得公孫瓚這么做。
檀石槐危在旦夕,以公孫瓚對鮮卑的了解,以及他的政治銘感度,他心中清楚的知道,眼下是一個揚名立萬,博取政治軍事雙重前途的大好時機。
但是,他潛意識里也清楚,這事目前只是個開頭,出塞用兵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地方郡縣單純的想要做成就能做成的,前期需準備的事極多,且定會涉及到諸多盤根錯節的勢力。
他一個人是擺不平的,他需要劉儉
而劉儉同樣也知道,若他通過公孫瓚也參與這次大事,他也一定會聲名鵲起,徹底打開眼前的這個僵局搏出一個政治前途。
所以,他也需要公孫瓚。
這是合則兩利的事情,雙方必須要摒棄前嫌。
當然,既要合作,那公孫瓚前番對于劉儉等人的輕慢,他就必須得給對方找回面子,這不僅僅是單純的道歉,更是在考驗他的誠意。
當然,不光是公孫瓚,劉周適才的戲碼演的也非常到位。
可以說,劉家的牛棚外,此刻站著兩個影帝級人物。
另外的兩個,此刻尚在牛棚之中。
這是必然的,在大漢朝的政治背景環境下,每一個人都必須是影帝級的人物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