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旬日之后,在雒陽城中,不論是太學之中,還是三署諸郎官之間,亦或是民間街頭,都開始流傳一首剛剛傳進民間的詞和一個故事。
那首詞的名字,叫寒地百姓吟。
無火炙地眠,半夜皆立號。
冷箭何處來,棘針風騷騷。
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
宦家搥鐘飲,到曉聞烹炮。
寒者愿為蛾,燒死彼華膏。
不過在原本的詩詞中,這首詞主要表達的是對貧苦百姓生活的艱難,描繪了寒地之夜,貧苦人民和富貴人家懸殊的生活處境,屬于鮮明地將貧民和富貴人家進行階級對立。
但是劉儉在詞中改寫了一個詞,他把原本的高堂搥鐘飲,改成了宦家搥鐘飲。
如此,就等于打個擦邊球,改變了階級對立的具體對象。
其實,雒陽城中的公族和閥閱,亦包括宦官的家族,都是這個對立面的人,但是將劉儉這一次將抨擊的范圍縮小,直接點名針對的就是宦家,把一些他暫時不想得罪的人拋離出去。
其實這并不是他對高門公族有什么好感,在他看來,比起宦官,大漢朝的世族閥閱比其有過之而無不及,都是站在最底層人民對面的。
說的更進化一點,平行地剝削勞動力,是資本的首要的人權。
世族公家和宦官惡奴,對于最底層的人來說,沒有一個是好東西,當然要是憑心而論,閥閱之門對于人類知識的積累和歷史的傳承,還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助作用的。
至于宦官,除了搶權,在某種意義來說一點作用也沒起到。
劉儉是鄭家女婿,鄭門中人,他眼下尚不能直接抨擊高門,因為這些人目前是他要利用的。
宦官如無意外,大家彼此之間不會有什么好的交集,特別是曹家的連襟一家還死在自己手里。
雖然當初在河東,只留下了關長生這一個名號,但劉儉覺得,以曹家的能量不可能查不出來。
但終歸大宦官曹節已經病死了,曹家在地方的勢力大減,沒有對自己構成威脅。
可來了雒陽,恐怕結果就不一樣了。
既然大家已經彼此沒有回頭路,那就可著宦官的大耳刮子抽吧。
隨后,劉儉果然是一拖再拖沒有如期到任,甚至是鄭慈的病快好了之后,他依舊是在磨蹭著。
正如盧植所言,你要么就別遲到,既然遲了,那就使勁地拖。
在盧植的推波助瀾下,這首詞在京中開始傳播開來,雖然詩詞之中有許多地方不符合當下主流的韻調,但在宦官與士人之間彼此爭鋒且宦官們不斷占據主動的情況下,對于士人來說,這首詞簡直如同天籟。
特別是詞中貧苦百姓所遭受的苦難,在士人們看來,這些苦難是他們也正在經受著的,而這一切都是閹宦所造成的。
隨后,就是該詞的作者劉儉,如今正因為妻子得病而不能如期入京赴任,更是贏得了雒陽一眾學子的廣為好評。
而他鄭家女婿的名頭被人挖了出來,不久他斬殺和連的功績也被挖了出來,更是令雒陽城中的所有學子大為驚嘆。
聽說此人是在鄭玄沒有被解黨錮之前,就成為了他的女婿的,這說明此人完全視功名利祿如無物啊
雖然大漢士子的心中,普遍還是渴望能夠攀附權貴,成龍成鳳,但在輿論噱頭,對于劉儉這種視功名如糞土的人,還是需要他們大力吹捧贊揚的
為什么
什么也不為,因為這就是士人輿論的主流
一時間,劉儉尚未入雒,便已經成為了雒陽城中的風頭人物,風頭一時無二。
到公卿顯貴,下到百姓黎庶,無一不為他的行為大肆宣揚贊賞
雒陽城今年的重磅明星和人們茶余飯后的主要話題,已是非劉儉莫屬了
而如此招風的人物,在雒陽城中,也已經有好多雙眼睛開始盯他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