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談天談地,又談了這幾年的境遇,不多時就有人來報,說是皇甫嵩引人來到了轅門。
別看董卓這人是西北豪杰出身,比起中原人持禮也不遑多讓。
他又不辭勞苦,親自去轅門處引皇甫嵩。
同為中郎將,董卓都動了,劉儉也不好意思不動,于是他也跟過去了。
皇甫嵩果然有名將之姿,至少在外形上來說,看著比董卓要像名將多了。
他也和董卓一樣有著那股西北人的豪氣,但同時又多了幾分儒雅,給人一種文武雙全的感覺。
“兩位將軍,某來遲了,還望多多擔待。”
董卓笑道“義真千里驅兵來此,諸事纏身,我等自能體諒來來來,我給你引薦一下。”
隨后,董卓就將劉儉介紹給了皇甫嵩。
雖然劉儉如今的名氣比較大,但皇甫嵩對他的態度卻很是一般,可以看出,此人性情還是比較高傲的,劉儉這樣的后輩縱是再出名,在皇甫嵩看來,也不過是運氣的成分居多。
而跟著皇甫嵩一同前來的人,是劉儉的老相識了。
乃是受袁家推薦的騎都尉曹操。
不多時,又有一位重量級的人物趕來。
是袁術。
身為長水校尉,袁術先前在盧植帳下聽用,如今董卓過來接手了盧植的盤,袁術自然就為董卓所驅使。
名義上雖然是董卓指揮袁術,但董卓對袁術的態度可并不像一個上屬對待下屬。
身為袁家故吏的他,對袁術客氣非常,有什么事情都主動找袁術商量。
雖然在用兵方面,袁術跟董卓相差十萬八千里,對軍中事所提的意見也不怎么中聽,但董卓還是一次又一次的不厭其煩的詢問。
就算是最后,董卓根本不會采納袁術的意見,他還是會夸上一句“公路高見。”
時間一長,袁術對這位董將軍的態度感到非常滿意。
今日三位中郎將同帳議事,董卓又將袁術給拽來了。
袁術來到帥帳后,看到了老熟人劉儉和曹操,只是點了點頭,隨后靜坐在一旁,頗顯孤傲。
董卓本想介紹一下袁術,但看他的樣子,似不想多言,于是便沒吭聲了。
看來,袁術不喜歡董卓用他袁家的名頭。
三人齊聚,董卓道“蛾賊勢大,數目眾多,且受張角妖道蠱惑,戰意非常,董某人與之相戰數場,雖重傷其勢,然彼戰意依舊,今逢兩位中郎將來此,特此相商,接下來的戰事該當如何”
三位中郎將中,劉儉的年紀最輕,資歷也最淺,所以他不著急說話。
如此情況下,皇甫嵩當仁不讓,第一個出言。
“賊雖然勢大,但已成強弩之末,破之不難。三人三軍,分三面為定,輪番騷擾,消耗彼之士氣,時間一長,蛾賊東西不暇,銳氣自減,可破之。”
董卓恍然的點頭道“義真高見。”
皇甫嵩卻沒有因為董卓的夸贊而有得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