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儉覺得張角應該也算是被摩的差不多了,當此時節,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而皇甫嵩和董卓也完全應了他的想法。
今日之戰,就算是不能全克蛾賊,但也是時候必須要打一場大的了。
三陣漢軍齊出,斬殺黃巾士卒無數,特別是劉儉這一面,行進的速度特別之快。
前番的幾番試探,劉儉軍并沒有使出全力,但是這一次,他沒有保留了。
江東猛虎孫堅和南陽猛虎黃忠,率領本部兵馬,身先士卒,在黃巾軍陣中廝殺出了兩條血路,兩股力量所向披靡,往來交錯,不論是多么悍勇的黃巾士卒,在這兩支前部的面前,都沒有任何的應對能力。
就好似兩條出水之蛟游于長河之中,任憑風浪洶涌,卻也一往無前,無絲毫阻塞之相。
但是相比于孫堅和黃忠,劉儉軍中這一次與黃巾會戰的人杰中,還有更耀眼的存在。
劉備、關羽、張飛
劉備率領的義勇軍為正,關羽在左,張飛在右,三人匯聚成了一柄利劍,正直的插入黃巾軍的腹部,向著廣宗的大寨奔襲而去
“舉盾”
隨著黃巾將的命令下達,盾兵上前立陣。
而威震幽州的美髯從事關羽,則是甩動臂膀,瀟灑自然又不缺力道,那一柄兵械重重地轟擊在了黃巾盾兵之上,發出一聲巨響。
大盾之陣立時被轟開了一個缺口,而漢軍則是搶在缺口合并前快速涌入。
昔年在塞外征戰鮮卑,關羽臨陣使用長矛,后劉儉閑暇時卻與他說,相比于關羽縱橫疆場之時,那股猶如龍獅一般的威猛正氣,用長柄的戰刀似乎更加符合他的氣質。
本是一句無心之言,但關羽卻牢記在心。
他在劉虞麾下時,用好鐵打造長柄戰刀,用以臨陣殺伐。
戰刀在沖刺時,雖沒有長矛沖擊的輕便,但在關羽這等力大之人的手中,卻猶如神兵利器。
一刀轟開盾兵之陣,張飛持矛帶騎兵快速攻入他的身后,則是跟著韓當。
他們兩個人在塞外三年,與鮮卑諸部交手,屢建功勛,自然是琢磨出了一套屬于他們自己的臨陣打法。
這打法也是異常簡單。
不論對方的人數有多少,亦或是戰力有多強,張飛和韓當都是正戳其鋒芒,極少采取迂回的戰法。
賊來乃干,如此簡單而已。
“嚯啊”
張飛最獨特的地方,就是他用長矛刺人的時候,必當怒吼,聲音渾厚真人,氣勢渾厚。
而他的嗓音,也往往能成為追隨他殺伐的士兵們的有效強心劑。
張飛在邊屯建立的這支騎兵,在戰場上就如同一柄巨劍,銳利無雙。
以張飛和韓當為首,共同化作勢不可擋的劍芒,朝著所有面對他們的敵人胸口,重重刺去。
靠著這股氣勢,他們絕不會輕易被敵人擋下來
劉備領兵的打法中規中矩,輕易不會讓人找到破綻,但在關羽和張飛的對比下,多少顯的有些黯淡了。
劉,關,張三人的速度極快,三支騎兵匯合集中沖殺,他們披著鮮紅色的戰袍,很快就在廣宗西南的營盤來了個對穿,這一路上,無數的黃巾倒地,三人的兵馬仿佛踏血而戰,將陣中的黃巾齊齊割裂開來。
這等情形,饒是落在孫堅和黃忠的眼中,也不由皆感大為震撼。
邊郡子弟,竟善戰至此
特別是孫堅,心中驚駭難以言表。
他一向自詡英雄無敵,勇猛善戰,天下無有出其右者。
但是先前在南陽出了一個黃忠,已是不在其下。
如今又殺出這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