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就是在皇甫嵩和董卓筑京觀之時,劉儉則是派人將張角的尸身送往朝廷,并奏疏于朝廷,請免冀州口賦數年,用來贍養饑民。
而時隔不久,皇甫嵩也上奏,請劉宏免冀州一年田租,用來贍養饑民。
西園之內,劉宏看著皇甫嵩和劉儉的兩份上奏,目光深沉,臉上掛著冷笑。
“到了關鍵時刻,到底還是看出誰才是真正的忠臣了”
呂強,張讓,趙忠,郭勝,畢嵐五人侍于一旁,聽了劉宏的話,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劉儉和皇甫嵩,都是讓劉宏減免賦稅,如何還能看出兩人之優劣
見五人不明,劉宏遂對他們道“冀州乃是蛾賊發源之地,此番大戰,破損極多,更兼死傷甚眾,德然請朕減免口賦,乃冀州之民所想,也是為了朕的皇威考慮,而皇甫嵩請免田租,不外乎是給冀州豪右望族出言罷了。”
口賦的征收范圍,是七歲到十四歲的兒童,家家戶戶只要是有,那就絕對不能少交了這個錢,而因為是算在人頭上的,所以是必然要收的。
如今冀州遭逢黃巾,不論是經濟還是人口,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在這種時刻,保護尚存的幼年人丁就屬于重中之中。
一旦還要強行口算,那些本因為戰亂和饑荒的最底層的人,為了減少生活成本,對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很難保會做出什么事來
或者他們會直接將不能承擔口錢的孩子賣給當地豪右做私奴,成為藏匿人口,這在無形中等于壯大了豪右之勢,減少了國家之勢。
免除口錢,雖不能完全杜絕這種狀況,但至少減輕了每一戶人家贍養孩子的稅務負擔,能夠起到一定的療愈作用。
但皇甫嵩所諫言的免田租養民
長腦袋的人都知道,漢朝的田大部分都在誰的手里。
劉宏跟這些人搶錢還來不及呢。
“皇甫義真”
劉宏將他的上奏直接扔在了地上。
張讓見狀嚇了一跳,急忙跑過去替劉宏撿起了地上的簡牘。
“關鍵時刻,還得是朕自家兄弟,對朕是忠心耿耿的。”劉宏抿著嘴,嘖嘖嘆道。
張讓忙道“陛下說的是,最近朝中諸卿多有人上表,言冀州剛經歷黃巾之亂,政局不寧,請陛下設立州牧以震之,鞏漢室之基,那董卓有過少功,不予嚴懲也就罷了,皇甫家自打從皇甫規開始,就心向黨人,不可重用,如此這冀州牧,還是要立以劉德然,才最是穩妥。”
旁邊郭勝和趙忠等人,也是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聽了他們的話,劉宏的臉色多少有些晦暗。
他站起身,在園內來回轉悠著。
隨后,他突然看向呂強,道“呂卿,你如何看”
呂強下意識的就想說一句當以劉儉為牧。
但話到嘴邊,呂強長記性了。
他想起了劉儉曾多次對他的囑咐,不可輕易在劉宏面前諫言。
尤其是重大的國策決定
特別是別人已經說過的諫言,如果劉宏還問他,那說明劉宏對這個答案并不滿意。
想到這,呂強遂道“事關重大,老奴也不敢妄自揣度。”
呂強雖然沒有說話,但劉宏竟然點了點頭,出言道“老成持重,不錯,很好,這才是為人臣者該有的態度,事關一方牧守,豈是這般就能定論的”
張讓瞥了一眼呂強,心中有氣。
這怎么不發表意見,還能遭到表揚呢陛下是不是也有點太偏心眼子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黃門進了西園,向劉宏請命諫言“陛下,宗伯在殿外請求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