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請說。”
“我能看出你們兄弟情深,你兄趙珺為了獨抗罪過,讓你裝成不學無術不知禮節的閑漢,可你為何就這般輕易的應下了整日扮做走犬游獵,不知禮不識學的閑徒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與你兄長同生共死”
趙云聞言,垂頭不語,面上的表情既愧疚又悲憤。
就在這個時候,突聽那夏侯蘭說道“方伯,此事不怪子龍,趙家大伯早亡,只留下這一對兄弟,趙大兄成婚多年,未曾出過一男半女,若兄弟二人同被問罪他們這一支便成絕戶了。”
劉儉聽到這的時候,方才恍然大悟。
他沖著趙云拱手行禮“趙家弟弟,適才言語之中,多有冒犯,還請勿怪”
“不敢,方伯能問出此言,足見是真英雄,云甚是欽佩”
劉儉環視眾人,道“今日之事,汝等不必聲張,一切自當由劉某處置,平日行事,一切照舊,是非曲直,翌日自有公斷。”
“多謝方伯”
今日之事,劉儉外緊內松,他將此間發生諸事形成奏疏,上奏往雒陽,同時還給劉焉寫了一封信,另外還有一封信給了劉備。
給劉焉的那封信很長,給劉備的信也很長。
另外,劉儉繼續派人去與甄家購置軍糧軍械,依舊運調往常山充為義軍軍資。
當然,劉儉此刻依舊沒有忘了將此事告知常山王和常山國相。
常山王劉暠在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后,氣沖牛斗,當時便拔出腰間佩劍,要去斬殺真定縣令與趙珺,卻被孫瑾死死的攔住。
也不怪劉暠生氣,他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將積攢了多年的家底拿出來想要為義軍置辦軍械糧秣,哪曾想著所謂的兩千義軍不過是真定縣令與當地諸豪設下的詭計,是想要套取他的老本。
似常山王這等在諸侯王中首屈一指的“老摳逼”,何曾受到過這等恥辱
真如活生生的被扇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不過,若劉暠真的持劍去找真定縣令與趙珺拼命,別人不好說,趙珺要反殺劉暠,應該還是沒什么大問題的。
眼見劉暠氣急敗壞,劉儉安慰他道“大王不必惱怒,此事既發生在冀州,我身為西冀州牧使,自然不會坐視不理,我已經有了全盤的籌謀,定不會讓大王有所損失。”
劉暠有些不敢相信的看著劉儉“德然,難道到了這般時刻,你還想寡人繼續出資,去資助那根本不存在的義軍不成”
“不錯,大王無需退縮,此事雖然惱人,卻也算給了大王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黃巾之亂后,各地賊亂四起,豪右之輩紛紛加緊屯糧,高筑鄔堡之墻,打造鐵器,雖是為了保護自家祖業,但日后不免會惹出動亂,大王若能帶頭,解決真定縣的這次事件,必會被朝廷視為楷模,前番棄國之罪,便不會再有人追究了。”
劉暠不明所以的眨著眼睛,道“讓寡人解決可、可這個中諸事,寡人根本毫不知情,一切皆是德然一手安排的。”
劉儉笑道“若大王愿意,某愿讓功于大王。”
“讓功于寡人”
劉暠聽到這,大為吃驚“德然此言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