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六月,司空張溫受封車騎將軍、假節,以執金吾袁滂為副將,大起三軍前往涼州,討北宮伯玉。
張溫的大軍之中,有劉儉昔日手下的司馬徐榮,被舉薦為隨軍征戰的司馬,與張溫一同出征。
今日,天氣晴朗,陽光明媚,
劉府的后園之中,一場比斗正在進行著。
趙云手持長劍,與劉儉持劍對立。
兩人在長劍對峙許久,突然皆是覓聲而動,同時向對方發動起了進攻。
兩柄長劍在半空中交擊,發出清脆的聲響,緊接著,便見劉儉的長劍直奔趙云前的罩門而走,采取攻勢,而趙云則是仗劍防御,采取守勢。
后院之中,鐵劍交擊的聲音叮當作響,雖未有金戈鐵馬之勢,卻盡顯秋風掃落葉的豪俠氣概
連續交手不下四十招,二人方才停手各自退步。
“哈哈哈”
劉儉快慰的大笑著,道“唉,不服氣不行啊,子龍年紀輕輕的,就有這般劍技,只守不攻,竟能與我持平,我練劍十年,可跟子龍一比,終究還是自覺學藝不精啊敗了,敗了”
趙云聞言忙施禮道“恩君切莫如此說,恩君劍術超卓,趙云不敢仰望恩君之背”
“怎么到我手底下待了幾日,學會吹捧了哈哈,給你抄錄的孫武兵法,最近研習的如何”
趙云忙道“目前已閱至第三篇幅了。”
“好好讀著,那可是吳縣孫堅贈予我的孫子真本,內含軍旅妙意甚多,你的武藝確屬一流,但若只有武技傍身,終不過是一勇之夫,大丈夫生于世,若想以軍功建業,當習萬人敵”
趙云拱手道“謹記恩君教誨,云今后定當苦學軍機,不負恩君厚望。”
劉儉滿意的點了點頭“你和夏侯蘭皆是俊秀后輩,那兵法汝二人可共研之”
“多謝恩君”
兵法是劉儉送給趙云的,劉儉沒發話,趙云便沒有被任何人看,即使是他最親密的朋友夏侯蘭。
但如今劉儉既然同意趙云可與夏侯蘭繼續研究,那趙云便無需再有顧忌了。
隨后,劉儉走到了旁邊的空地,席地而坐休息,趙云則是侍立在旁邊。
少時,突聽趙云問道“恩君,徐司馬被恩君舉薦往涼州討賊去了”
劉儉點了點頭,道“不錯,我將他舉薦往張溫處,讓他隨張溫去往涼州。”
趙云有些不解的道“如今陛下已有立恩君為牧之意,想來不日就要前往地方任職,聞徐司馬善于用兵,翌日前往地方,似徐司馬這等人杰,定有大用,恩君為何要此時將徐司馬舉薦往討伐西涼叛賊的軍中”
劉儉輕輕一笑,道“當初,我提拔徐榮來雒陽越騎營,曾與其共論涼州諸事,還答應他,翌日若涼州有叛亂,必推薦他往涼州建功”
“先前陛下征調皇甫嵩和董卓去往西涼討賊,徐榮就有心前去,只是當時我沒有允他,這一次張溫再征兵去定西州,我若再對徐榮再行阻攔,彼此之間怕是會有間隙,徐孟桐出身遼東蔭富之門,心氣頗高,既然他想去涼州,就隨他去吧。”
趙云恍然的點了點頭,道“可惜,云尚想向徐司馬請教行營排軍的戰術,如此怕是沒有機會了。”
“現在確實是沒有機會。”劉儉站起身,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但以后會有的。”
徐榮出身于玄菟郡,雖是邊陲之地,但他的家族在當地卻頗有名望,家中田產徒戶頗眾。
而徐榮的家鄉再往東北便是高句麗,高句麗“其人性兇急,有氣力,習戰斗,好寇鈔“,徐家人世代居于邊郡,相助本地太守征伐高句麗,也使其族在本郡頗為之知名,軍功人物屢出不窮,所以徐榮頗為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