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營屬于東漢地方的常備屯兵,因屯駐于黎陽,故以此命名之。
因為是隸屬于中央的直屬軍屯,又是朝廷在北方的第一道屏障,所以黎陽營軍士的裝備與精銳程度,與北軍五營的將士不相上下。
可以說大漢朝最精銳的裝備,你在黎營中就能發現。
趙云得到了劉儉的命令之后,持劉儉的手書,親自前往黎陽營去拜見這位校尉張飛。
黎陽營的防御森嚴,趙云在距離黎陽營有三里的地方,就被其哨探士卒給攔了下來。
待問明情況之后,黎陽營軍士隨即引著趙云前往去拜見張飛。
趙云見到張飛之后,頗為驚訝,因為他實在是沒有想到,張飛的年紀看著居然比他大不了多少,也就是二十來歲的樣子。
但仔細想想也就是了,劉儉今年也不過剛剛二十二虛,張飛身為劉儉義弟,自然也是超不過這個歲數的。
劉儉本人,還有他的義弟嫡系,都是這樣年輕就身居高位的人物,這讓趙云很是羨慕敬佩,他深覺自己與劉儉等一眾人相比,還是相差的太遠了。
自己還需好好努力,后來者居上才是。
張飛坐在主位,身著玄甲,身披赤罩,威風凜凜,極有派頭。
這個秩比兩千石的黎陽營校尉,讓他當的是有滋有味
畢竟是一方的軍首,三軍士卒皆敬,那種感覺絕不是一兩句話所能描述的。
而他的左邊,則是黎陽營的司馬韓當,張飛的二把手。
張飛接過了趙云遞送來的書信之后,仔細的看了一遍,隨即轉手給予了一旁侍立的韓當。
韓當拿過書信正在看的時候,張飛轉頭看向了趙云,言道“這位信使辛苦了,不知在鄴城所任何職”
趙云拱手朗聲道“回校尉話,末吏在牧部軍中,任別部司馬。”
張飛聞言,有些驚奇“你年紀輕輕的,就任了牧使部軍中的別部司馬何以為依仗”
趙云面色坦然,昂然而立道“校尉年紀輕輕,不也是成了一營之長,不知校尉又以何為儀仗呢”
張飛聽了趙云的回答,先是一愣,接著不由哈哈大笑。
他對著韓當一指對面的少年趙云,道“義公,俺喜歡這個人不如跟兄長說說,調他來我黎陽營如何”
韓當剛剛看完了手中的簡牘,遂道“校尉,這位趙司馬既然能夠受少君重用,任州郡要職,在冀州軍中僅位于程德謀之下,那定是少君的左膀右臂,少君豈能輕易割愛送往咱們黎陽營”
張飛聞言,倒是沒有什么失望之情,反倒是哈哈大笑。
“義公說的倒也是這天下的英雄人物都讓我兄長搜羅去了”
韓當指著那份簡牘道“少君送來書信,乃是讓我等辦兩件事,一件是由校尉帶領黎陽營兵將,前往冀州陰安,與少君配合操練演武,籌謀大事,另一件事乃是讓我們幫忙留意幾個人。”
張飛點了點頭,道“不錯,兄長讓俺們留意冀州境內的有名武人,顏良、文丑、張合、高覽不過這四個人中,我只是聽說過其中的兩個,另外兩人還真是不知曉。”
韓當道“校尉知曉的兩個人,想來就是河間國的張合與高覽吧”
張飛笑道“不想義公也知道此二人”
韓當道“自然知曉,此二人在河間國皆乃有名的豪士你我在冀州也算是待了許久,早就都聞聽了此二人之名。聽說此二人如今已經被河間王劉陔征辟,在河間王開府之后,他們就入了河間王之府,助其征兵了”
劉宏經過了劉儉的提醒之后,為了增加劉氏宗親在地方的權重,在幾經思考之后,最終決定賦予諸侯王開府之權,讓在地方忍氣吞聲多年的諸侯王,終于挺直了腰桿,再次硬朗了起來。
河間王劉陔剛剛即位四年,年少氣盛,一聽諸侯王可以開府,立刻就付諸于行動,同時還征調了本國的猛士張合與高覽。
張飛奇道“不過這什么顏良文丑,好像真就是沒聽過伱就回去將此事向我兄長稟明,顏良和文丑這二人,我等日后多加留意就是了。”
趙云拱手道“我自當回去向使君稟報。”
張飛招呼黎陽營的軍士帶趙云下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