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驚訝的看向了劉虞,道“愛卿此言何意”
“陛下,此番征戰涼州,朝廷幾乎征調了三河以及六郡最為精壯的士卒,投入了大漢最優良的戰馬,最堅固的玄甲和最鋒利的兵刃,可以說征伐涼州的漢軍,是我大漢最為精華之所在,手握如此雄兵者,就等同于掌握了大漢半壁之江山。”
劉宏氣喘吁吁的支撐起了身體,怒氣沖沖的道“愛卿是說,張溫、皇甫嵩、董卓他們,是刻意不進,遷延戰期,有意擁兵自重他,他們好大的膽子咳、咳咳咳”
說到這的時候,劉宏再次低下頭,重重的咳了起來。
劉虞搖了搖頭,道“陛下,西北主將,終歸也是朝廷中人的棋子,依老臣觀之,關西之戰,終歸還是在被關東門閥所操縱著。
劉宏虛弱的躺在那,沒有吭聲,只是靜靜的聽劉虞訴說著。
“陛下病重,已是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理政了,如今關東門閥正在借著西北戰局分割利益,臣聞四府與尚書臺已經下令,為了緩解涼州戰局給朝中帶來的財政壓力,四府已令皇甫嵩率兵回撤駐扎于扶風,”
“而張溫因已被拜為三公,尚書臺下令著其限期反京,如今自隴西以西的戰事,全權交由董卓負責,而長沙有當地豪族區星聚眾,似有不臣之心,尚書臺又急召孫堅為長沙太守,令其南下去往長沙坐鎮”
“咳、咳咳”
劉宏聞言,又是一陣猛咳。
“區區一介長沙郡的地方豪族而已,就是造反,能成多大氣候誰平他不得,為何獨獨要調孫堅前往”
劉虞嘆道“陛下,這是擺明了調走西北前線的能臣戰將,給董卓鋪路啊征伐涼州叛軍的幾位主將,張溫昔年曾為曹騰提拔,且又因出身南陽帝鄉,親于宦官,心向王室,皇甫嵩出身關西,因地緣關系與弘農楊氏走的極近,而董卓則是袁門故吏,此事天下皆知”
“昔時楊賜尚在,陛下尚康健,西北諸將背后都有后臺,尚能互相掣肘,如今陛下病重不能理政,蹇碩、張讓、趙忠沒有陛下支持,也不敢輕舉妄動,故一份宣詔就可令張溫回朝;”
“楊賜亡故,關西士族首領一時懸空,皇甫嵩失去依仗,讓他回兵扶風駐扎,他焉能不應當此時節,對關東士族而言,乃天賜良機,其首領汝南袁氏,若不在此時讓董卓盡掌西北兵權,豈能干休”
劉宏的嘴唇發青,牙關也在不停的顫抖打架“袁家老賊,朕,朕要殺了他,殺盡他們咳咳、咳咳”
又是一陣猛咳吐血。
隨后,劉宏虛弱的望向劉虞“愛卿,朕,朕現在就下旨,換掉董卓,如何”
劉虞長嘆口氣,搖了搖頭沒說話。
劉宏明白了。
“是啊,是啊,這封詔書朕就是發了出去,只要袁氏和董卓稍有遷延,等這份詔書抵達了隴西,朕都已經歸天了,新君立于朝,必先求穩固諸州,斷然不能隨意換將,朕的這份詔書就等于白發。”
劉虞嘆道“陛下,以袁氏為首的關東巨室已經掌握了先機,臣心有不安,陛下如今尚在,天下未亂,可一旦陛下真的歸天”
“朕不服輸”劉宏嘶啞的吼叫道“朕絕不服輸朕和他們斗了一輩子,朕不能在最后這個節骨眼上,讓他們將朕多年來的心血毀于一旦”
劉虞嘆道“陛下,如今形勢漸不于我劉氏宗親,先前涼州之亂,朝廷曾調公孫瓚帶三千烏桓騎兵前往支援西北,只是時至今日,糧餉拖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