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慈祥的拍了拍劉辯的肩膀,嘆道“陛下,不是老臣長他人志氣,實在是老臣也是獨臂難支啊,那袁家五代之中,出了六位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先帝死后,袁家更是在南方立了三位州牧,其余子侄皆為太守國相,勢力甚大,便是大將軍在世,也不得不屈從與他們,如今張懿和丁原或許還只是一個開始,后續率兵來與老夫爭雄之人,恐不知凡幾。”
“更兼袁隗如今錄尚書事,天下政令皆出于其手,老臣是真的斗不過他們了”
董卓這話,并不完全是假話,可以說是八分真,兩分假,因此很輕易的就將何太后和天子懵騙了。
而且董卓也是久經宦海沉浮之人,在演戲方面,一般人也演不過他。
他是一個心腸毒辣之人,偏偏平日里卻非常的慈祥和善,這份演技,他就足足對外演了幾十年。
特別是,劉儉如今扣下了陳留王,這件事經過董卓的一番“詮釋”,反倒是成為了袁隗欲廢帝的一個最好的證明。
畢竟對于劉儉,何太后對他的印象還是極好的。
在何太后心中,劉儉是一個忠臣
既然劉儉扣下陳留王不讓他回來,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看來,劉儉也是為了保護他們母子方才扣下陳留王
“袁家老賊,聲勢如此之隆,還不知足,難道他們還真要篡奪了大漢朝的天下不成”
董卓無奈的搖了搖頭,道“太后,事到如今,以袁家如此盛隆,他們若是不再進一步,則必當為皇室所謀,這可是無可奈何之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啊”
何太后沉思片刻,道“董卿原本是袁家故吏,卻能夠為我母子做到這般地步,實是難得董卿才是大漢朝的忠臣如今我兄長已亡,宦官們也死了個干凈,雒陽城中,再無一人是我母子的依靠也只有靠董卿了。”
董卓搖頭道“可惜尚書臺為袁隗把持,他斷然是不會交出來的,而老夫若要與袁家對抗,實在是名不正言不順。”
何太后道“那讓董卿當大將軍怎么樣”
董卓嘆息道“大將軍只有統兵之權,卻無治政之權,依舊是斗不過袁家”
“那”
“唉,老夫有一個萬死之法,可以暫時牽制袁家,就怕太后和陛下不肯。”
“董卿名言就是。”
“尚書臺在袁家手中把持,眼下之局,唯有立相國,并設十三曹,才能與尚書臺相抗,只是老夫不過一涼州人,如何能行立相之事,若無陛下和太后相助,老夫自領相國,那就是大逆不道之舉了”
何太后和皇帝聞言,頓時沉默了。
立丞相這事確實太大了。
董卓見何太后猶豫,立刻道“太后,此事事關重大,確實非一朝所能決斷,當務之急,還是要”
“司空司空”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李傕“狀似慌張”的跑了進來。
董卓勃然大怒“放肆焉敢在陛下面前無禮”
“不是啊,司空張懿和丁原已經陳列兵馬于城外,揚言要與司空決一死戰其勢甚大,且聽聞荊州袁紹和揚州的袁術,皆已是整備兵將,準備向雒陽進兵”
說完這話,李傕急忙將臉朝著下方低去,因為他怕自己憋不住樂了,讓天子和太后看見,那回頭董卓不得收拾死他
董卓臉上閃現出了驚慌。
他匆忙向著太后拱手道“殿下,老臣先行告退”
說罷,董卓轉頭急匆匆的奔著殿外而去。
“司空且慢”
何太后出言叫住董卓“司空若為相,當如何與彼相爭”
董卓站住了腳步,嘴角掛起了一絲笑容。
但他很快將笑容收起,轉過身對何后道“殿下可知,老臣是從何時開始對袁家人失望的嗎”
“何時”
“滅張角時,老臣在張角的遺物中搜到了一些東西,從那時起,老臣就知道,亂天下者,必袁氏也”
何皇后問道“張角遺留下了何物”
董卓隨即對何太后緩緩道出。
只是一個瞬間,便見何太后的臉邊的慘白。
明天可以加更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