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何進與宦官集團火拼之后,雒陽的皇城之內,就沒有了一個閹人,如今何太后和天子的寢食,皆靠宮女伺候,而皇城的宿衛則是儀仗羽林郎,雖然依舊能夠正常運轉,但對于天子和何太后而言,總感覺似是少了點什么。
不錯,少的就是宦官
而宦官集團,百十年來,就一直是皇室不可或缺的存在。
皇權需要有代理人,這個代理分別是外戚和宦官。
外戚應該做的事情,如今全都有董卓一個人承包了,但是接替當年張讓,趙忠,乃至于曹節職務的人,眼下并沒有。
而劉儉的使者,這一次代表劉儉入京,向董卓陳述的就是這么一件事。
董卓對此事深以為然。
他確實需要幫助。
所以他決定重組宦官集團。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若是尋找一批人送往內宮當宦官,這件事對于董卓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他旦夕之間就能切掉一千個人的小嘰嘰,給劉辯送到皇宮來當內侍。
但,關鍵的問題在于,他就是送再多的新鮮閹人入宮,最多也不過是伺候天子和何太后,干的都是下人的活,在短期內讓這些閹宦們迅速成長,成為能夠和他董卓達成政治同盟的人,這實在是不現實的。
最少,也得有那么一個兩個,有著豐富經驗的宦官首領,替他來訓練這些新宦官,用最快的速度和自己達成政治聯盟
可是何進和十常侍火拼的時候,雒陽城中的宦官都死絕了,有政治經驗的宦官不是喂了軍士們的屠刀,就是喂了洛水之中的大魚,如今真的是沒有人可以給他董卓分憂了。
若是司隸之地,還尚存一個劉宏時期的宦官就好了。
但蒼天不負有心人,在這次與劉儉使者的交談中,董卓還真就是知道了一個活著的宦官存在,而且此人不僅僅是存在于劉宏時期甚至劉志在世時,此人在宮中便已經是身居高位。
這個人,就是先帝劉宏在世時,最信任的一位大宦官呂強
董卓也知道此人的聲名,而且他也知道,呂強對于漢室的忠心,要遠遠的強于張讓,趙忠,曹節等人。
甚至可以說,呂強這個人幾乎沒有私心,他的心一直都在皇帝的身上。
經過了一番打探,得知了呂強的住所之后,董卓派遣李儒代表自己,親自前往京郊呂強躲藏的地方,將他請回了雒陽,并在相府親自接見他。
兩個人都是一大把年紀了,而且都是歷經三朝的老一輩人物,大風大浪都見過,一見面不由唏噓。
隨后,董卓表示了,想請呂強返回皇宮,為中常侍并兼領大長秋。
呂強知道董卓的意圖,他是想和自己合作,共同對付公卿士族。
但是眼下,天下已經處于紛亂時節,身為漢家忠臣的呂強,就算是知道董卓本人并不是什么好餅,但為了保證年弱的天子不被望族公卿所架空,也就答應董卓的請求。
畢竟,若是沒有董卓,劉辯母子現在應該就已經被袁隗給廢了
不過,呂強多少有些不解,他詢問董卓,是如何想到與自己聯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