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黃巾的人數再多,但是他們各渠首領又有哪一個敢自稱能夠比得過張角
張角都讓劉儉給收拾處置了,這些青州軍的諸位大方小方渠帥,還有哪一個敢跟劉儉正面對抗
說是號稱百萬的青州之軍,但實際上真正能作為正規軍士與冀州軍對抗的,實在是不足十之一二。
于是,在劉儉剛剛抵達青州的時候,諸位大小方渠帥都沒有讓手下的兵勇在青州繼續肆虐。
他們則是把各部兵馬分別駐扎在險要之地,暗中聯合,隨時準備應對劉儉的攻擊。
但是等了好長一陣時間,也沒發現劉儉有何動作。
對方只是屯兵在歷城。
這下子,青州軍的諸位渠帥們的心中又開始躁動了。
這劉儉好似沒那么可怕呀。
他們又打起了搶劫青州各大望族鄔堡糧食和軍械的打算。
畢竟青州軍百萬人,人數眾多,每日的耗費十分巨大。
雖然他們也會去打劫平民百姓,但在那里所獲得的資源數量根本不夠他們養兵維持的。
特別是對于現在的黃巾軍來說,最普通的老百姓反而是他們最有力的兵源保障。
這些黃巾軍的渠帥和首領們腦袋也開竅了。
“天補均平”的輿論所造成的后果與甜頭,讓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
那就是黃巾軍想要持續發展,就要建立自己的基礎人群。
而這個基礎人群,毫無疑問就是那些窮苦人。
所以說,現在的黃巾軍輕易不會對窮苦人動手。
他們還指望著更多的窮苦人能夠加入他們來繼續壯大他們的隊伍呢。
劉儉不動手,黃巾軍的心開始野了,又想去打地主搶富豪。
一些黃巾軍渠帥開始對劉儉這個人的能力和聲名產生了質疑。
畢竟劉儉實在是太年輕了。
他這些年確實做出了很多功業,特別是在軍事領域上,劉儉已經成了一位名將。
但這個名將是不是會有些水分呢
仔細想一想,鮮卑之戰,有盧植罩著他。
黃巾起義之戰則是由皇甫嵩和董卓罩著他。
前段時間,冀州的平定戰中,也聽說是當地的諸多家族對劉儉進行了支持。
雒陽之戰,劉儉小勝幾場,但根本就沒跟西涼軍進行過正面沖突。
人最怕就是瞎分析。
經過黃巾軍的一番瞎分析,大家發現,劉儉其實是個沒啥用的窩囊廢。
他要不是窩囊廢,他早就令人打過來了,他還窩在歷城干什么
于是乎,很多黃巾軍的渠帥不知天高地厚,開始躍躍欲試。
他們甚至產生了想要領兵去直接攻打歷城的劉儉的念頭。
好在青州黃巾軍的兩位大方渠帥司馬俱與徐和還都是個明白人。
直接往歷城去進攻劉儉,這件事兒是絕對不行的。
不過,劉儉既然沒有派兵過來攻打他們的意圖。
那繼續打劫青州各郡的豪門望族,似乎也就無所謂了。
于是,在短暫的停頓之后,黃巾軍再度對各郡的望族發動了猛烈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