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強道“殿下明斷,內用董卓,外靠劉儉,待有朝一日董卓與公卿望族斗的兩敗俱傷,即可使劉儉入京,匡扶天下”
何太后道“可劉儉立功甚多,如今在宗親中的名氣也大,我怕他日后一旦有不臣之心,又該如何他可是皇室中人,況且如今陳留王還在彼處。”
“殿下放心,老奴了解劉儉,老奴愿以性命做保,那劉德然定然是忠心漢室,愿以性命為大漢朝盡忠者,況且以老奴看,誰對陛下有反心,劉德然也不會。”
何太后沉默許久,道“我相信阿公的眼光這樣,我親自給劉德然寫一封書信,勞煩阿公派人轉交給他,如何”
呂強猶豫了一下,隨即點頭。
何太后寫了書信,呂強暗中派心腹之人給劉儉送了過去。
而董卓那邊,也以相府的名義,表彰了劉儉在青州的功績。
兩撥人幾乎是前后腳抵達了青州。
在看完了何太后給自己的書信之后,劉儉慢慢的將書信放在了桌案上,臉上露出了些許明悟的表情。
他的帳篷中,除了他自己還有劉備。
劉儉有什么事都不瞞著他,于是又將何太后的信給了他看。
何太后的書信中,并沒有言明董卓的事情,只是一個勁的夸贊劉儉是大漢的忠臣,是先帝的股肱,是在關鍵時刻,可以為大漢朝擎天之柱等等。
但劉儉和劉備都能看出來,一定是雒陽中的皇權和相權發生了沖突。
原本是兩股聯合起來一致與公卿士族為敵的政治力量,如今內部也出現了裂痕。
“唉,這個雒陽這個大漢,真是沒有一刻消停,也沒有一刻安寧”劉備無可奈何的嘆息道。
劉儉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權也是就是天下最大的利,可以讓任何人為之瘋狂。”
劉備嗤笑一聲,表情似乎有些不屑。
在他看來,相比于權力,情誼與忠義,應更為重要。
“德然,你想如何”
“好事我們可以通過呂強,與太后暗中聯合,說不定日后什么時候,就可以拿到一份有利于我們的懿旨。”
“不過眼下,雒陽的事我們不摻和,我們的專注力,還是要在河北之地”
說到這,劉儉將何太后的信放下,又拿起了董卓給他送的書信。
他通讀了一遍之后,又遞給了劉備。
“這次你立了這般大功,朝廷只是口頭封賞,卻沒有任何的表示”
劉儉道“也能理解,我都已經是左將軍,冀州牧,縣候了,朝廷再封,封我什么給我個三公,還是給我個大將軍”
“就算是朝廷真給,我也還是要請辭的呀。”
劉備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董卓在信中,特意提到不予伱升遷,乃是天子和太后之意,他也無可奈何這是在行離間之計”
劉儉道“不錯,董老賊也不希望我與陛下走的太近他甚至希望我怨恨陛下,一心與他親近。”
“那你怎么辦”
“那就佯裝與董公親近,他想看什么,我就演給他什么,如此而已。”
說到這的時候,劉儉突然對外面的人喊道“拿筆墨來”
隨后,便有人送來筆墨。
“兄長,幫我研墨,我要再給咱們的大漢相國寫一封信”
劉備挽起袖子,走上前幫劉儉磨墨。
“你打算做什么”
劉儉笑道“如今的董相國,已經成立了相府十三曹,從尚書臺奪取了權柄,袁隗的錄尚書事已被架空,當此時節,我想向董相國,諫言幾條新政,幫他改變一下大漢朝的弊政朝廷之政,已經腐化的太久了,必須要有一個有膽略,有能力的人,將陳舊的局勢打開,而這個人,除了我們英明神武的董相國之外,又有誰能夠勝任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