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甄家遺孤
荀爽看著眼前的荀彧,心下頗為感慨。
今日一眾子侄兒輩中人,提起天下局勢,不是讓他前往雒陽,響應董卓的號召,就是讓他前往宛城,投奔到袁紹的帳下。
事實上,提出這兩個意見的人,也并沒有什么不對,相反的,他們的思路很正確,很符合當下的主流形勢,也很符合潁川荀氏眼下的實際利益。
尤其是投奔袁紹,對于荀氏家族來說幾乎沒有任何弊端,全是好處。
袁氏身為關東士族領袖不說,同時袁紹目前的基本盤南陽郡臨近荀氏之所在的潁川。
古代人講究一個人離鄉賤,荀氏若主動向袁紹靠攏,就等于為潁川荀氏的本家找了一個可以保護其家族的依靠。
若是投奔董卓,萬一以后董卓真跟袁紹打起來了,而荀氏的大本營就在袁紹的眼皮子底下,這又讓荀家人如何自處
就近擇主,是當下這個時代的主流。
不過,荀爽希望能夠聽到一些和主流不一樣的聲音。
因為眼下的時局,可以說是東漢王朝自建立一百六十多年來從未有過的大變局。
眼下的這種格局,放眼歷史乃至于前朝,幾乎沒有先例可循。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變通自處,不但是荀家需要琢磨的,更是天下每一個家族都需要琢磨的。
如今,在下一輩的子侄中,終于聽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聲音。
且不管他說的對不對,但他肯在看似只有一條道路的混亂時局之中,為荀氏另外再琢磨出一條道路,這就非常的不易了。
便聽荀彧繼續對荀爽道“我與劉德然并不相識,但曹孟德這個人,我還是很了解的,此人胸懷大志,眼光深遠,能辨英杰,昔日我與他品評雒陽一眾英杰時,孟德對于劉儉的評價甚高。”
荀爽奇道“高到什么程度”
“高到遠超袁基,袁紹,袁術三人。”
荀爽倒是有些好奇了“曹操對其作何評價”
荀彧道“曹操曾言,劉儉待袁基以兄禮,用野莽而不疑,交關羽,張飛于微末,拔徐榮,高順于行伍,左提右挈,人皆歸心,魚水為譬,不世之雄也。”
荀爽聞言,哈哈大笑道“這曹孟德,卻是將自己當成了許子將到處品評于人”
荀彧笑道“似是有之。”
荀爽緩緩地敲打著桌案“不過說起許劭,我倒是想起一件事,聽聞曹操昔時,曾威逼許劭贈其品評之語”
荀彧道“當年孟德曾置厚禮于劭,許子將看他不起,后為孟德所脅,子將不得已,贈其評語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
荀爽搖頭嘆道“英雄不英雄的,姑且不論,這奸賊倒是說的挺準,年紀輕輕的,在雒陽正事不做,整天琢磨這個,琢磨那個的,奸賊之稱倒是相稱”
說到這,荀爽看向荀彧,道“你覺得這個曹操,可能成為維持秩序之人”
荀彧很是公正的話“才能足夠,時勢未知。”
荀爽沉思了好久之后,隨即對荀彧揮了揮手道“你今日之所言,我已知曉,且回去休息吧,兩日之后,咱們自當拿出個籌謀決斷。”
兩日后,荀爽再次將一眾荀氏家族中的子侄全都聚集了起來。
接著,他詢問一眾子侄,對于荀家今后的路當如何走。
一眾人大多數還是表示,與南陽的袁紹合作,對于荀氏家族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荀爽沒有反駁他們,不過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以荀氏而言,卻是當以袁氏為重,但當今天下,各州郡已呈現并列割據之勢,當此時節,荀氏中人雖依舊需以袁氏為長,但其他的地方勢力,卻也不可怠慢之。”